清末民初东北地区的工业发轫,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发生和发展起来的。它不是东北地区经济自然发展的结果,而是在西方列强的商品入侵和资本入侵的条件下,在外力的冲击下产生和发展的。以东北地区的官办企业为例,虽然从生产...[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清末民初东北地区的工业发轫,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发生和发展起来的。它不是东北地区经济自然发展的结果,而是在西方列强的商品入侵和资本入侵的条件下,在外力的冲击下产生和发展的。以东北地区的官办企业为例,虽然从生产...[继续阅读]
奉系军阀时期,正值日俄帝国主义资本加紧侵略东北的时期,尤其是日本,从政治、经济、外交等各个方面妄图对东北的经济发展予以全面控制,但是,这个时期的东北工业建设,还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有较大的发展,这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继续阅读]
首先,工业发展与农业发展并行不悖。东北土地肥沃、荒地甚多。为了开发地利,张学良实行了屯垦,成立了兴安屯垦区,厉行兵农政策。在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下,农业的开发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所以移民的进入是一个必要的条件。对此,东...[继续阅读]
首先,在工业的发展过程中,东北地区始终存在着二元政治经济体制。日俄战争后,日俄划分了势力范围。俄国以哈尔滨为中心,以管辖中东铁路为由,日本以大连为中心,以“满铁”附属地为名,各自管辖着自己占领的区域。东北地方当局...[继续阅读]
九一八事变以后,随着日军军事占领区域的扩大,日本的各种侵占机构也随之而来。东北地区沦亡后,日本军政统治当局通过各种措施和手段,在全东北地区实行了统制经济政策,掌握了东北地区的经济命脉,进而控制了各种资源,从而为其...[继续阅读]
日本帝国主义统制经济体制的建立,可以最大限度地征用和掠夺东北的人力、物力、财力,从而为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提供必要的前提。随着日本侵略步伐的加快和战争范围的不断扩大,1937年和1942年日伪当局先后启动了两个“产业开...[继续阅读]
日本统治时期东北的工业,尤其是重工业和军事工业畸形膨胀,而这种膨胀的代价是巨大的。仅就工业发展来说,它所造成的后果有些是根本无法弥补的。首先,是民族工业的衰败与破产。[1]中国的民族资本工业在奉张时期有了很大的发...[继续阅读]
中国东北地区由日本“苦心经营”了14年,而且是日本关东军的“老巢”,不仅军事工业密布,而且侨民甚多。这一时期,根据日方统计,流入我国东北之日侨总数约为100万。而且,在东北的日侨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关东军之随军家属”[...[继续阅读]
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地区以后,按照自己所标榜的逻辑,即“苏联认为中国东北各省曾供日本军用的所有日本企业,悉为苏军之战利品”[1],强行胁迫“满业”和各个株式会社的日方管理人员制造出他们所需要的材料,更以此为依据,先后派...[继续阅读]
日本投降以后,国共双方为了争夺资源丰富、工业化处于全国较高水平的东北地区,展开了激烈的战争。毫无疑问,战争是经济建设和发展,也是工业化进程中最为严重的破坏性因素。随着战争的继续,国民党当局特别是军事当局加强了对...[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