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是一个“和而不同”的整体。谁都知道,汉族是一个内部差异巨大,但同时又是一个被高度认同的民族共同体。一方面内部差异巨大到南北之间从语言到文化,从生存策略到经济生活,从服饰到饮食,从婚俗到丧俗,从节日到礼仪等都...[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汉族是一个“和而不同”的整体。谁都知道,汉族是一个内部差异巨大,但同时又是一个被高度认同的民族共同体。一方面内部差异巨大到南北之间从语言到文化,从生存策略到经济生活,从服饰到饮食,从婚俗到丧俗,从节日到礼仪等都...[继续阅读]
汉族的人口之多不是一蹴而就的,公元前21世纪左右,夏民族在黄河中游河洛流域的黄土地带首先崛起,开始汉族滚雪球形成的第一步。此后,从公元前16世纪到公元前770年,商民族、周民族在黄河流域,楚民族、越民族在长江流域相继崛起...[继续阅读]
在人类历史演进过程中,民族凝聚力通常蕴涵着两重性:一是外在的、历史的、地域的或带强制性而形成的具有外在因素的内聚力量;二是内在的、文化心理的,人们世代相传、互相沟通、互相吸引的精神内聚力量。这两重性统一于历史...[继续阅读]
中国历代政策的调适顺应了“汉化”的潮流和趋势,强化了汉族的凝聚力。由于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所以无论是汉族占据统治地位,还是少数民族占据统治地位,他们都必须考虑如何协调民族关系来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继续阅读]
讲到汉族,学术界人士马上想到的是汉学。什么是汉学?汉学是如何兴起的?汉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所有这些与汉民族研究有关系吗?其实,从学术史来看,汉民族研究与汉学基本上是两回事。所谓汉学,学术界公认的说法是:汉学或称中国...[继续阅读]
汉学与汉民族研究有明确的差异。汉学是指中国以外的学者对有关中国的方方面面进行研究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完全不同。对于汉民族研究的概念,1996年12月26日在广西民族学院召开’96当代汉族学术研讨会时,笔者在提交给大会的《汉...[继续阅读]
汉民族研究的兴起与汉族的形成和发展是不匹配的。汉族从起源到形成到发展,历经沧桑5000余年,而汉民族研究从1928年7月王桐龄的名为《中国民族史》,实为《汉民族史》问世仅80余年。形成这种强烈的反差,其根本原因在于在中国传...[继续阅读]
方法论是做学问不可或缺的工具。一般认为世界观,就是人们对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就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般方法,是人们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观察事物和处理问题。简言之,世界观主要解决世界“是什么...[继续阅读]
历史是一面镜子,又是一部说明书。从汉民族研究的历史来看,展示出了汉民族研究的丰富内涵,也向人们显示出了汉民族研究在中国民族史和中国通史中不可低估的学术意义。(一)中外学者的观察和考量早在1987年,在广西民族学院召开...[继续阅读]
夏、商、周三族的起源和形成问题,是汉民族史研究的起始部分,由于年代久远,文献资料的记载或简或缺,考古材料的发现或有或无,一直是汉民族史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就夏、商、周的族源,林祥庚《黄帝与夏商周》(《学术月刊》198...[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