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三角洲三次产业比例由2008年的7.59∶66.79∶25.62调整为2011年的7.7∶62.12∶30.18,其中第一、三产业低于全省水平,见图1—2。第一产业中特色发展初现,但传统农业占比依然较高,以品牌畜牧业、有机果品蔬菜等为先导,正在逐渐摸索出...[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黄河三角洲三次产业比例由2008年的7.59∶66.79∶25.62调整为2011年的7.7∶62.12∶30.18,其中第一、三产业低于全省水平,见图1—2。第一产业中特色发展初现,但传统农业占比依然较高,以品牌畜牧业、有机果品蔬菜等为先导,正在逐渐摸索出...[继续阅读]
县域经济是黄河三角洲整体发展的基石,没有县域经济的大发展,就没有黄河三角洲的大发展。邹平、寿光、广饶、莱州在黄河三角洲地区属于第一阵营,见图1—3。其中邹平实现财政总收入86.1亿元,地方财政收入44.6亿元,地方财政收入...[继续阅读]
(一)品牌化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积极发展绿色种植业、生态畜牧业和生态渔业。截至2012年6月末,黄河三角洲地区共建成绿色种植业基地和健康养殖基地185个。30万亩的东营现代生态渔业示范区成为全国最大的单片滩涂养殖区,乐陵百万亩...[继续阅读]
经济发展园区化趋势明显,产业向园区集中,布局得到优化,遍地开花的发展方式得到扭转,产业发展呈现集约化、规模化趋势,这将有利于形成产业集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推动整个高效生态产业结构调整,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一)四大...[继续阅读]
2011年全区共拥有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178家,占全省的13.8%,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占全省的10%。山东省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27.3%,黄河三角洲只占到25.6%。总体上看黄河三角洲的科技支撑水平低于全省...[继续阅读]
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教育、文化服务体系和就业社会保障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参合率保持在100%。东营市提前半年,在全省地级市中率先同步实现新型农村...[继续阅读]
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向民生保障和重点社会事业倾斜力度加大。2010年山东省财政厅设立了扶持19县发展的1.8亿元省级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专项资金和面向11个贫困县每县1亿元的财政专项资金,加大了对黄河三角洲社会事业发...[继续阅读]
潍坊市为国家公立医院改革综合试点单位,东营市为山东省公立医院改革综合试点单位。东营市在开展“管办分开、政事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重大体制机制综合改革、完善公立医院服务体系、加强公立医院内部...[继续阅读]
在全省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工作会议、各级党代会报告、政府工作报告及出台的各种文件、规划中,强调和突出“生态优先”的意识,坚定不移地搞好生态保护,始终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放在首要位置。...[继续阅读]
生态建设方面,加大了自然保护区建设力度;启动实施了百万亩湿地修复工程和黄河刁口河流路生态调水工程,断流34年的刁口河重新恢复过流;全面启动建设了造林绿化工程、县(市、区)污水处理设施、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