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学文化曾对家族子弟成长起过很好的教化作用。正如毕诚先生在《中国古代家庭教育》中所言:“中国封建社会的仕宦之家,素有‘书香门第’之称,即使不能世代为官,却不失为缙绅之士。不论仕宦之家是否能以高官...[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学文化曾对家族子弟成长起过很好的教化作用。正如毕诚先生在《中国古代家庭教育》中所言:“中国封建社会的仕宦之家,素有‘书香门第’之称,即使不能世代为官,却不失为缙绅之士。不论仕宦之家是否能以高官...[继续阅读]
家学文化首先关注自我的和谐。家学通过促进家族成员的综合性、全面性成长以达到他们自身和谐的目的。在家学的濡染下,人们不但能习得文化知识,得到道德情感陶冶,接受劳动锻炼,还能获得很多实用的生存技能,可以说,家学文化...[继续阅读]
古人云:家和万事兴。以儒家“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为指导的杜氏家学文化对如何“齐家”提出了很多和谐的处理之道。杜堮总结其家庭和谐之道时曾语“吾家自上世以忠厚宽恕为训”,“忠厚宽恕”作为其家学内容世代相传...[继续阅读]
关于如何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与调适,家学文化中也有很多有价值的思想。“低调为人”与“乐于付出”是杜氏家学倡导的用以实现人际关系和谐的基本原则。杜诗之孙杜漺曾在《重修世谱序》中语重心长地告诫子孙,与外人相处时“...[继续阅读]
在如何实现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上,家学文化也给出了独到的解答。杜氏家学强调通过“爱国主义”与“社会责任感”的教育,使个人的命运与社会的发展相协调,从而实现人与社会的荣辱与共。对如何协调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的关...[继续阅读]
按:《杜氏述训》原称为《述训》,中国古代家训的命名往往贯之以姓氏,因此按照古代家训的命名范式,故称之为《杜氏述训》。《杜氏述训》为杜氏十四氏孙杜堮所撰,初收录于其文集《石画龛论述》中,后杜氏第七修家谱《滨县杜氏...[继续阅读]
按:《自序》为杜堮所撰,主要叙说其家世及《杜氏述训》的撰写原因,是《杜氏述训》的重要组成部分。《滨县杜氏家乘》载录《石画龛论述》本《自序》,《滨县杜氏家乘》不但将其更名为《跋述训后》,且对原文内容多加改动,《滨...[继续阅读]
按:杜堮撰《杜氏述训》后除写《自序》一条外,又附《书后五条》,这些内容全部收录于《石画龛论述》中。《自序》一条《滨县杜氏家乘》《滨州杜氏家族研究》等著将其移录,但作为《杜氏述训》重要的补充材料——《书后五条》...[继续阅读]
按:《家塾绪语》为杜堮所撰,是承载杜堮之治学、治生及教育思想的重要文献,也是杜氏家族文化中的代表作品之一,该文现收录于《石画龛论述》中①,全文用行楷书写。为展示《家塾绪语》全貌,现据原文格式录入相关文字,并加标点...[继续阅读]
按,《续山东考古录》三十二卷,系继顾炎武《山东考古录》后又一研究山东历史地理的重要著作,作者叶圭绶,字子佩,今河北省沧州人,道光十五年(1835)举人。该书共有序文五篇,杜受田撰序列序文之首①。沧州为古渤海郡,滨州为宋渤海...[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