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四明地方政府建船坞于城东一里的甬东厢,所造之船主要是漕船和战船,而且定海水军统制官冯湛还拥有设计新型船只的能力。南宋初海人一致认为:“南方木性,与水相宜,故海舟以福建船为上,广东、西船次之,温、明州船又次之。...[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南宋四明地方政府建船坞于城东一里的甬东厢,所造之船主要是漕船和战船,而且定海水军统制官冯湛还拥有设计新型船只的能力。南宋初海人一致认为:“南方木性,与水相宜,故海舟以福建船为上,广东、西船次之,温、明州船又次之。...[继续阅读]
由于宋室定都临安,明州港成了拱卫京师的海防要塞。如《开庆四明续志》卷6《三郡隘船》所说:“州濒于海,鳄波吐吞,渺无津涯,商舶之往来于日本、高丽,虏(按,指金兵)舟之出没于山东、淮北,撑表拓里,此为重镇。”为了加强要塞的...[继续阅读]
南宋四明普遍种植糯稻,糯稻除直接食用外,大量地用作酿酒的原料,从而进一步刺激甬上酿酒业的兴盛。南宋对官酿实行专卖制度,官营酒业属于“垄断企业”,并占据主要地位。由于南宋四明人口的急剧增加,官酒的消费量也一再飙升...[继续阅读]
庆元府旧有7场,管盐额51920袋,开禧以来又创建7场,管盐额20303袋。其中杜渎场属于台州,但嘉定元年(1208)后其所产盐拨隶本府盐仓寄卖。高南亭、芦花盐场今属舟山。另余姚石堰场年产盐63423石。据《宋史》等文献资料统计,浙东沿海到...[继续阅读]
鄞县西乡的它山石,自唐代以来就已经开采了,北宋时它山石常被用作碑材,如邵亢《众乐亭记》就有“它山之石,以镵以刻”⑥的句子。南宋以来它山石一直得到开采,至今留下的上化山石宕遗址气势恢宏,巍然独存。附近梅锡村产的梅...[继续阅读]
南宋聚集甬城的人口密度非常高,建筑鳞次栉比,甚至将可作为消防之用的古沟都纷纷侵占。《宝庆四明志》记载:“此邦生齿既繁,侵冒滋多,甚至梁水而楹,跨衢而宇,往来间阻,舆马尤病。”③绍定元年(1228)正月,东北厢发生大火,“救焚...[继续阅读]
由于农业、手工业生产的发展,交换关系日趋频繁,农业中出现了商品化和专门化,商品货币经济也随着活跃起来。随着定居人口越来越多,扩大而为市镇。他们拥有的产品,必须大量地投放市场,以换取必要的生活资料,市镇贸易因之异军...[继续阅读]
在满足本地市场的消费需求之后,跨区域的贸易进一步发展,使四明经济的腹地更为宽广。四明海产品除了为本地人民之“常需”外,还大量供应外地市场。即以宁海而论,储国秀在《宁海县赋》中就有所谓“通四方之贩贾”之语,而胡融...[继续阅读]
南宋四明经济的发展,商品流通量的增加,自然地出现了票据、利贷、信用等高度的货币经济现象以及运输契约等现象,略举如下:第一,纸币得到推广。除金属货币外,纸币(会子)也作为通用货币,更加适应了商品交换的需要。如鄞县的桃...[继续阅读]
南宋政府非常重视海外贸易,积极推行对外开放的政策,东海航路由此也进入高度发展时期,海外贸易的兴盛远超前代。释宝昙有《为高芝大卿寿》诗描述明州港口的盛况:“斯文槃槃古都会,象犀珠玉如云屯。富商巨贾不易售,独许王谢...[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