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石流体中的黏土矿物,以蒙脱石、绿泥石和伊利石为主,由于它们本身的片板状结构和比表面积大等特性,有着极差的物理化学性质,而其易侵蚀性以及絮凝特性,影响泥石流体的触变液化和运动。1.泥石流体中的黏粒含量表4-1各地泥石...[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泥石流体中的黏土矿物,以蒙脱石、绿泥石和伊利石为主,由于它们本身的片板状结构和比表面积大等特性,有着极差的物理化学性质,而其易侵蚀性以及絮凝特性,影响泥石流体的触变液化和运动。1.泥石流体中的黏粒含量表4-1各地泥石...[继续阅读]
黏土矿物的存在、强烈的构造运动和水的物理化学作用,使碎屑岩中胶结的游离态无定形氧化物和碳酸盐流失。黏性颗粒的富集化改变了碎屑岩的结构,形成了“含水高、容重低、强度弱”的黏塑性结构松散体,对黏性泥石流的形成和...[继续阅读]
絮凝是黏性颗粒特有的黏结力所引起的颗粒间相互联结的一种现象。在泥浆中,絮凝发生以后,不但参加絮凝的颗粒本身将失去作为单独颗粒的特性,被颗粒的整体特性所取代,而且还将会影响未直接参加絮凝而单独存在的砂颗粒的特性...[继续阅读]
1.絮凝的发育颗粒的黏结力是判别可否发生絮凝的必要条件,但絮凝是否发生还要看颗粒有无接触机会。对于小于1μm的细颗粒,布朗运动为颗粒接触创造了条件,由此引起絮凝现象称为异向絮凝(Perikineticflocculation)。对于大于1μm的颗粒...[继续阅读]
1.黏性颗粒的联接方式黏土颗粒多呈片状。片状颗粒絮凝时,可能有3种不同的联接方式:①棱-棱;②棱-面;③面-面(图4-5)。片状颗粒的晶层表面和边缘表面的电荷分布,以及电荷的正负号都可以不同。因此,颗粒表面上的双电层和边缘的双...[继续阅读]
1.泥石流粗粒浆体的胶体率泥石流浆体的胶体率实验是将100mL泥浆倾入100mL的量筒中(泥石流体为1000mL),用玻璃片盖上,静置24小时后,观察量筒上部澄清液的体积。如其澄清液为5mL,则其泥石流浆体的胶体率为95%,沉淀率为5%[16],黏性泥石流...[继续阅读]
泥石流体的组成是砾石悬浮于泥石流浆体介质(中性悬浮质)中,所以其结构与泥石流粗粒砂浆体和细粒浆体又有所不同。由于泥石流浆体网格结构的悬浮作用,随着砾石(浆体)体积浓度不同,砾石在浆体中呈悬跃、滑移和推移运动。当颗...[继续阅读]
[1]钱宁,万兆惠.泥沙运动力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435-436[2]费祥俊,康志成,王裕宜.细颗粒浆体、泥石流浆体对泥石流运动的作用.山地研究,1991,9(3):143-152[3]WangY.Y.,FeiX.J.,Amodifiedrheologicalmodelofnaturaldebrisflows.ChineseSciencesBulletin,2000,45(8):74...[继续阅读]
现代活动性断裂和褶皱区,岩体破碎,山坡稳定性差,但因为新构造运动特点各地不同,造成了各地区破碎岩厚度不一,松散程度不同、山坡稳定性各异的特点,为泥石流形成提供松散固体物质数量差别大,影响了泥石流规模和暴发频率。...[继续阅读]
不同活动性的断裂带,其断裂接头、弯折、交叉部位都将引起局部构造应力集中。局部应力集中区构造抬升和岩体破碎程度较同一活动断裂带其他地区强烈,而且同一活动断裂带边界条件相同时,少数大断裂所在区的集中应力值高于多...[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