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永历通宝的版别

    从诸钱谱所录的永历通宝拓图看,永历通宝的版别众多,有大有小,面文书体多种;背文有光背也有饰纹,永历帝在位十六年,铸了多种永历钱,郑氏所铸永历钱系何种版式?古今中外的钱币论著,各有说法,确有必要作探索。《古钱大辞典》......查看详细>>

标签:台湾货币史略

第五节 “永历五行钱”的考证

    朱栋槐《台湾货币》第一篇“明、清台湾制钱”第一节“明郑永历钱”,拓图6至10为“永历五行钱”,类似折二,径30毫米,光背,面文上下左右四字相同,五种钱面文分别为金、木、水、火、土。金字者为隶书,称“四金钱”;木字者为小篆......查看详细>>

标签:台湾货币史略

明郑时期使用的外国银饼

    8R4R2RR1/2R1/4R......查看详细>>

标签:台湾货币史略

一、行政建制不断调整、升格

    台湾归属清廷之初,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四月设台湾为一府三县,隶属福建省管辖。府称台湾府;将南明郑氏之天兴州改称诸罗县,析郑氏之万年州为台湾、凤山两县;府衙设在东安坊(今台南市),以台湾县为附郭。至康熙六十年(1721),鉴于......查看详细>>

标签:台湾货币史略

二、少数民族与移民日渐融合

    清初,台湾少数民族人数无准确统计,有人推算大约为15至20万人,大部分仍过着原始的野蛮生活。官府视安抚、教化少数民族为治理台湾之施政要务,设置专职官员管理。清代称少数民族为“番”,视安抚、教化的程度,又区分为“熟番”......查看详细>>

标签:台湾货币史略

三、农业种植面积日益扩大

    清兵入台后,南明郑氏旧部及其眷属大部返回大陆祖籍,人口遂减,致使已垦田园多数荒芜,“新开原野半蓬蒿”。清廷鉴于台湾已归属,本欲大开海禁,而施琅存戒心,“恐至海外诱结党类,蓄毒酿祸”②,便上疏朝廷主张严加海禁,获准后颁......查看详细>>

标签:台湾货币史略

四、水陆交通网络日见拓展

    台湾地形狭长,中为高山,河川短促,少数民族足迹遍及全岛,但道路却只有山间小道。南明郑氏治理时期,除南北干道外,东向山地尚无大道可通。所谓干道也是崎岖难行,遇有河川,往往要涉水而过,“自竹堑迄南崁(今桃园县芦竹乡)八九十......查看详细>>

标签:台湾货币史略

五、工商贸易崛起,日趋兴旺

    早在荷兰殖民者入侵之前,台南就有大陆移民开设的商铺,进行商贸活动,清初“已成为台湾之商业中心。肆街纷错,商舶多集”。至乾隆年间,彰化的鹿港与泉州的蚶江通商,鹿港的商业日益繁盛。《彰化县志·规制志》记载:“鹿港大街......查看详细>>

标签:台湾货币史略

一、自铸与调拨相结合,调节市场铜钱需求

    台湾归属清廷之时,清廷和各省地方铸钱局已陆续铸造了大量的顺治通宝和康熙通宝铜钱,投入市场替代前朝旧钱行使,清代铜钱已经占领了流通市场,且清廷下诏禁用前朝旧钱。而台湾市场流通的铜钱仍为南明郑氏政权遗留的旧钱,台湾......查看详细>>

标签:台湾货币史略

二、铸造银饼发放军饷,银两银元相辅行使

    白银也是清代行使的主要货币,大陆沿用历代币制,白银以两为单位计量收付,至晚清才开铸银币行使。台湾对白银的使用也是以两为单位计量收付,《台湾府志》所载的乾隆二十年(1755)台湾府所辖的台湾、凤山、诸罗、彰化等四县和淡......查看详细>>

标签:台湾货币史略
科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