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大清国宝银饼

    大清国宝银饼(元),直径41毫米,重量27克。正、背面的文字和图像饰纹,与道光寿星银饼基本相同,略有差异之处有三:一是正面右上缘四个汉文篆书字为“大清国宝”,不是“足纹银饼”;二是正面中间下缘,寿星长须处有两个汉字“足纹”......查看详细>>

标签:台湾货币史略

三、如意军饷银饼

    如意银饼(元),又称“花篮银饼”,成色98%,直径39.5—40毫米,重量26.6—27克。正面中央主图像为聚宝盆,盆腹有一简写汉文“宝”字,盆内盛珊瑚、元宝、灵芝等财宝,还有万年青以示满清万年;聚宝盆两侧各有两个汉字,右为“府库”,左为......查看详细>>

标签:台湾货币史略

四、笔宝军饷银饼

    笔宝银饼(元),又称“剑秤银饼”。成色98%,直径39.5毫米,重量26.6克。正面中央为聚宝盆,盛满珊瑚树等,盆腹有两个汉字“宝盆”;两侧各有一个汉字,右为“军”字,左为“饷”字;下缘中间两行竖写四个汉字为“足纹通行”。背面中央两......查看详细>>

标签:台湾货币史略

五、同治寿星军饷银饼

    同治寿星军饷银饼(元),直径38.8毫米,重量26克。正面中央主图像为拄杖寿星,左右上缘两侧分列汉文篆书“同治元年、嘉义县造”,下端中间寿星长须处有一方形小戳印,似“谦”字,可能是铸造者或具体发行者的标志。背面中间署汉文“......查看详细>>

标签:台湾货币史略

六、谨慎军饷银饼

    谨慎军饷银饼(元),也称“谨性军饷银饼”,成色95%,直径36—41毫米,重量25—27克。正面上端横书汉文两字“军饷”,下端为签字花押,多数人认同译文为“谨慎”,也有人认为译文为“谨性”,尚有争议。背面上端横书汉文两字“足纹”,下......查看详细>>

标签:台湾货币史略

七、光绪元宝银毫

    光绪元宝银毫(也称“银角”)的版别有两种:一是台湾制造;二是台省制造。台湾制造光绪元宝银毫有三种面值:1.半毫(半角),成色75%,直径15—15.5毫米,重量1.4—1.42克。正面珠圈内书“光绪元宝”四字,对读;上缘自右至左署“台湾制造”......查看详细>>

标签:台湾货币史略

一、福建永丰官银钱局银钱票

    福建永丰官银钱局开业后,先仿效京师的官银钱局,在省城福州发行“宝钞”和“官票”纸币行使。继而,为使局票的使用拓展至全省各地,于次年(咸丰四年)起,又先后在闽南的厦门、闽北的建宁、闽东的福宁(今霞浦)、闽西的汀州(今长......查看详细>>

标签:台湾货币史略

二、同治官银票

    同治元年(1862),彰化戴潮春起事,北路俱乱。兵备道洪毓琛驻郡筹防,协款未至。清兵请饷,日不暇给。乃向德记洋行借白银十五万两,约以关税抵还。不足,又发行钞票。当时,台湾无发行纸币的机构,台湾筹防总局道府则指定同怀、谦记和......查看详细>>

标签:台湾货币史略

三、光绪官银、钱票

    光绪十年(1884),法国军舰不断进犯基隆和沪尾等港口,挑起中法之战,福建巡抚刘铭传亲驻台湾督防,率领台湾军民奋力抵抗。由于军情紧急,物价高涨,饷项奇艰。铭传奏准先向本地富绅暂借②,制定捐借两法,饬台湾道刘璈办之,“璈以捐......查看详细>>

标签:台湾货币史略

四、台南官银、钱票

    为抵御日本侵略者强占台湾,由台湾人民自发组建的抗日组织——“台湾民主国”成立。为筹措抗日军需,先号召地方富绅义举捐献,在富豪林维源率先捐银一百万两的带动下,众多富商也慷慨解囊,捐银捐钱,有的还献出家族集藏的刀枪......查看详细>>

标签:台湾货币史略
科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