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碑又称《孔羡碑》《封孔羡碑》《修孔子庙碑》。三国魏黄初元年(220年)立。碑石在山东曲阜同文门西。隶书。二十二行,行四十字。据清王昶《金石萃编》记:“碑高六尺二寸,广三尺五寸五分。”碑额篆书六字:“鲁孔子庙之碑”...[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此碑又称《孔羡碑》《封孔羡碑》《修孔子庙碑》。三国魏黄初元年(220年)立。碑石在山东曲阜同文门西。隶书。二十二行,行四十字。据清王昶《金石萃编》记:“碑高六尺二寸,广三尺五寸五分。”碑额篆书六字:“鲁孔子庙之碑”...[继续阅读]
此表又称《受禅碑》。三国魏黄初元年(220年)十月刻。隶书。三十二行,行四十九字。碑额阳文篆书“受禅表”三字。碑石在河南临颍南三十里繁城镇。关于书写者,《汉隶字源》引唐刘禹锡《刘宾客嘉话》云:“《受禅表》乃王朗文...[继续阅读]
此碑立于三国魏黄初五年(224年)。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出土。今碑在山东洛宁县学明伦堂壁间。隶书。现存上截十八行,行九字。书法上方整峻拔。下刻有李东琪题记。...[继续阅读]
此碑又称《莙阳十三字》。三国魏黄初五年(224年)立。清康熙、乾隆间陕西莙阳县出土。隶书。碑石碎为四块,一石存“少昊国为”二行四字,已佚;一石存“我君”等二行六字,一石存“黄初”等三行十三字。此石后刻有“乾隆元年(...[继续阅读]
此碑全称《公卿将军上尊号奏》,又称《劝进碑》《上尊号碑》。传为梁鹄或钟繇书,均无确实根据。《三国志·文帝记》裴松之注文中有其文,与石刻稍异。立碑年月不明,顾炎武《金石文字记》考为黄初元年(220年)。碑石在河南临颍繁...[继续阅读]
此碑全称《魏镇西将军上军大将军曹真残碑并碑阴》,又称《曹真祠堂断碑》《都督雍凉州诸军事曹真断碑》。年月泐损。曹真卒于魏太和五年(231年)三月,碑当在其后立。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陕西西安城外出土。光绪年间运京,曾归...[继续阅读]
此碑全称《庐江太守范式碑》。又称《范巨卿碑》。三国魏青龙三年(235年)正月立。碑石原在山东任城县,后移山东济宁州学。宋时曾佚。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碑额、碑文残石才先后复出。今存济宁铁塔寺。据宋洪适《隶释》记...[继续阅读]
此石又称《高句丽刻石》。三国魏正始三年(242年)刻。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邑令吴光国得于吉林傣安县西北板石岭。石裂为二。今仅存左上方上角。隶书。残存七行,行三至八字不等,凡四十七字。出土初拓本下半石尚存。魏晋隶书...[继续阅读]
此刻又称《三体石经》。无年月。据《魏书·江式传》《晋书·卫恒传》记载,《石经》立于三国魏正始年间(240—249年)。石原在洛阳太学前,曾佚。自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起,不断有残石在洛阳一带出土。内容有《尚书·无逸·君...[继续阅读]
此砖刻于魏景元元年(260年)。阳文。拓本四行,前两行五字,后两行存四字,文曰:“魏景元元年护乌丸校尉史左将军清河张普”。刊入日本《书道全集》(三)。砖文字形古朴严整,在篆隶之间。其中“魏”“景”“军”等字结体茂密,“元...[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