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环境是城市文化和建筑产生、发展的自然基础[1],能够孕育出不同的城市文化和地域特性。镇江的自然地理环境赋予这片土地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城市风貌。1)地理位置镇江市是江苏省省辖市,位于江苏省西南部,长江下游南岸...[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自然地理环境是城市文化和建筑产生、发展的自然基础[1],能够孕育出不同的城市文化和地域特性。镇江的自然地理环境赋予这片土地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城市风貌。1)地理位置镇江市是江苏省省辖市,位于江苏省西南部,长江下游南岸...[继续阅读]
1)建置沿革历史镇江具有3000多年文字记载的悠久历史。西周早期,镇江及丹徒一带为宜侯封地,春秋时属吴,地名曰“朱方”,属吴国;后属楚改名“谷阳”;秦时名为“丹徒”;三国时称“京口”;南朝宋时叫“南徐”;隋唐时以城东润浦得...[继续阅读]
1)明清之前的城市沿革(1)先秦聚落在距今约2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镇江地区就已有远古居民以聚落群的方式在此繁衍生息,距今6000~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镇江境内已有原始的住宅和村落,为高出地面的台型特征遗址,多在3000~40...[继续阅读]
1)开埠通商并设立租界近代时期,江苏省开辟租界和商埠的城市并不多,镇江是其中之一,另外还有苏州辟有日本租界,正是租界的设立促使镇江加快了近代化的步伐[10]。在鸦片战争爆发后,1842年7月,英军攻占镇江并封锁漕运,并于当年8月...[继续阅读]
镇江近代建筑的出现和发展的转折时期,并非始于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而是从铁路的出现开始的。交通因素在这一时期成为影响镇江发展的主导因素,但是镇江并没有因为铁路的出现而持续保持繁荣,由于种种原因,长江时代的繁华一去...[继续阅读]
1)省会迁镇1927年4月,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任命钮永建等人为江苏省政务委员,此为国民党江苏省政府之始。由于镇江水陆交通相对便利,1928年7月7日镇江被选举为江苏省会。1929年(民国18年)2月3日,江苏省会由首府南京迁至镇江。...[继续阅读]
1)抗日战争时期的破坏(1)城市遭到破坏1937年10月3日,日军空袭镇江,江边的许多著名建筑如大华饭店、美孚火油公司、铁路西站机车房等被炸为平地,损毁的房屋不计其数,港口建设无人过问,交通运输每况愈下,如图1-20。12月8日,镇江沦陷...[继续阅读]
1)时间对象:镇江近代时期(1861~1949年)镇江的近代建筑起步较晚,真正的近代化进程始于1861年镇江开埠,随之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变革影响到城市的形态结构和建筑的形成发展。因此对镇江近代建筑的研究也应始于镇江开埠,与其他近代...[继续阅读]
1)调研的空间范围主要集中在镇江市区,其界域西至金山河,东至现梦溪路,南至黄山、观音山,北至江边。也是镇江现存老城区的范围,见图1-22。西郊四摆渡地区集中了镇江农业建筑的遗存——蚕研所及蚕种场建筑群,由于特殊的生产要...[继续阅读]
调研的主要流程为:通过各种途径收集相关资料—仔细分析辨别资料真伪,核对资料内容—制作调查名录—田野调查式踩点—拍照记录—发现新的建筑—记录情况并更新调查名录—初步绘制草图—现场测绘—修改图纸—AutoCAD电脑制图...[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