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考古的出现,距今不过100多年。19世纪中叶,瑞士湖上居址的确认与调查、发掘,标志着水下考古学的萌芽;20世纪初期,头带硬盔的原始管供重潜技术发明并在沉船打捞上得到了初步运用;1943年,法国海军发明自携式水下呼吸器(轻潜技...[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水下考古的出现,距今不过100多年。19世纪中叶,瑞士湖上居址的确认与调查、发掘,标志着水下考古学的萌芽;20世纪初期,头带硬盔的原始管供重潜技术发明并在沉船打捞上得到了初步运用;1943年,法国海军发明自携式水下呼吸器(轻潜技...[继续阅读]
中国水下考古肇始于20世纪80年代。1986年7月,我国首次水下考古工作座谈会在京召开,讨论了制定水下文物保护法规与建立水下考古机构问题。1987年,由国家文物局牵头成立了“国家水下考古协调小组”,随后在原中国历史博物馆建立了...[继续阅读]
在国家文物局的积极推动下,1987年,我国第一个水下考古专业机构—原中国历史博物馆水下考古学研究室(现中国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挂牌成立,自此拉开了我国水下考古的历史序幕;2009年,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正...[继续阅读]
水下考古是一门有机融合了现代科学技术和传统考古方法的新兴学科。神游海底是人类由来已久的愿望,人类一直渴望能够如鱼儿般畅游水中,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潜水设备的发明,终使人类探索海底世界奥秘、追寻蓝色海洋文明的梦想...[继续阅读]
在国家各部委与国家文物局的重视支持,以及各个水下考古专业机构和各地文物行政部门的携手努力下,我国已相继在南海、东海、黄海、渤海海域及部分内陆水域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水下考古调查、探测、探摸、发掘工作,共发...[继续阅读]
我国在开创和推进水下考古事业的进程中,始终坚持调查与发掘并举、抢救与保护并重的宗旨,切实推动水下文物法律法规建设,持续举办出水文物科技保护培训,全面开展海洋文化遗产联合执法行动,积极探索建立水下文化遗产监控体系...[继续阅读]
我国拥有近300万平方千米的辽阔海域、1.8万多千米的海岸线和丰富的内陆水域,水下文化遗产数量巨大、种类多样。开展水下考古,保护好、研究好、利用好这些珍贵的水下文化遗产,是传承中华海洋文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继续阅读]
2002NHIT2019:1097口径19.2cm 底径6.3cm 高7.6cmDiameter at Rim 19.2cm Diameter at Footring 6.3cm Height 7.6cm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 藏Maritime Silk Road Museum of Guangdong Collection敞口,斜弧腹,圈足。灰胎,胎体厚重,胎质坚硬。青釉,青中泛黄,足底无釉。内腹...[继续阅读]
2002NHIT2018:300口径18.1cm 底径6.2cm 高6.5cmDiameter at Rim 18.1cm Diameter at Footring 6.2cm Height 6.5cm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 藏Maritime Silk Road Museum of Guangdong Collection花口外撇,斜弧腹,圈足。青白釉,足底无釉。内腹壁和内底刻画花卉纹,构图简练...[继续阅读]
2002NHIT2019:430口径20.6cm 底径5.8cm 高5.7cmDiameter at Rim 20.6cm Diameter at Footring 5.8cm Height 5.7cm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 藏Maritime Silk Road Museum of Guangdong Collection敞口,斜弧腹,圈足。白胎,胎体较薄,胎质坚硬,青白釉,足底无釉。内腹壁和内底...[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