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现实主义是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文艺和文化思潮,它的哲学基础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柏格森的“生命冲动”说。黑格尔认为,人的思维行为的一切结果不具有最终的性质,绝对真理仅仅体现在认识的不断深入之中。而柏格森把生命冲...[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超现实主义是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文艺和文化思潮,它的哲学基础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柏格森的“生命冲动”说。黑格尔认为,人的思维行为的一切结果不具有最终的性质,绝对真理仅仅体现在认识的不断深入之中。而柏格森把生命冲...[继续阅读]
1.伯恩哈特的设计——注重商业信息的视觉传达20世纪开始,欧洲工业化进一步发展,贫富差距拉大,资本主义内部矛盾日益尖锐,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从而刺激了政府对政治海报的需求。艺术上出现的立体主义、达达主义、未来...[继续阅读]
1.抽象主义的审美及意义现代主义艺术家认为,艺术的自身意义和存在不依靠对外部对象的“再现”,完全可以脱离自然物象的具体形象。艺术不是把自身实现于对某一自然客体的把握和抽象之中,而是可以把自身实现于色彩、线条的纯...[继续阅读]
1919年4月1日,德国建筑家沃尔特·格罗佩斯(Walter Gropius,1883—1969)在魏玛市建立“国立包豪斯学院”,它是由原来的一所工艺学校和一所艺术学校合并而成,成为专门培养新型工业用品和建筑设计人才的学校,简称包豪斯(Bauhaus),它的成立标...[继续阅读]
1. 包豪斯的奠基人——沃尔特·格罗佩斯沃尔特·格罗佩斯(Walter Gropius,1883—1969)是包豪斯的创始人(见图3-3-1)。主张设计面向大众,强调摒除一切不必要的装饰,在设计思想方面具有鲜明的民主色彩和社会主义特征。实质上,他是希望通...[继续阅读]
文字是审美文化和艺术的重要内容之一,自产生之初,就同时拥有功能和形式两种属性。它传承历史,传递信息,表达思想,是重要的媒介物。古往今来,作为文化、语言传播方式的文字基本功能不变,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书和写工...[继续阅读]
20世纪20年代,无装饰线体成为设计界青年一代的风范,采用它就代表了新潮流,即使一些比较保守的平面设计家,在这个时期也开始采用,或者参与设计无装饰线体,一时成为风气。另一个重要的字体设计发展是英国的“时报新罗马体”...[继续阅读]
20世纪20—30年代的字体,仍然有些矫饰。1954年,一位在巴黎工作的瑞士平面设计家阿德里安·弗鲁提格(Adrian Frutiger,1928— )创造了一套21个大小不同的新无饰线体“通用体”(Univers)(见图4-1-8)。21种字号主要基于字体的宽度、粗细、字体...[继续阅读]
20世纪初,表现主义力图通过对畸形、丑陋、怪诞或者是有原始特色的物质对象的选择,来表现自己内心那种病态的、神秘的情感;立体主义则通过打破透视、明暗、远近及单一视点对艺术的垄断统治,结束了传统绘画中的“视觉的欺骗...[继续阅读]
1.新版面设计“新版面”设计兴起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其根源可追溯到1919年建立的包豪斯设计学院,包豪斯的设计师将无饰线字体和摄影图像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与众不同而又互相映衬的版面审美风格。新的版面风格,主张用简单...[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