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选自《后戏剧剧场(修订版)》(李亦男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选文有删节。汉斯-蒂斯·雷曼(Hans-Thies Lehmann, 1944— ),德国戏剧学家,先后任教于吉森大学和法兰克福大学,2017年当选柏林艺术院院士,主要研究领域涉及文学、美...[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导言——选自《后戏剧剧场(修订版)》(李亦男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选文有删节。汉斯-蒂斯·雷曼(Hans-Thies Lehmann, 1944— ),德国戏剧学家,先后任教于吉森大学和法兰克福大学,2017年当选柏林艺术院院士,主要研究领域涉及文学、美...[继续阅读]
导言——选自《环境戏剧》(曹路生译,中国戏剧出版社,2001年),选文有删节。理查德·谢克纳(Richard Schechner, 1934— ),美国戏剧学者、导演。他在1967年创立了实验团体表演小组(The Performance Group)并担任艺术总监,直至1980年表演小组更名为...[继续阅读]
导言——选自《行为表演美学》(余匡复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艾丽卡·菲舍-李希特(Erika Fischer-Lichte, 1943— ),德国戏剧学者,先后任教于法兰克福大学、古腾堡大学、拜罗伊斯大学、柏林自由大学,入选哥廷根科学院院士、柏...[继续阅读]
导言——选自《迈向质朴戏剧》(魏时译,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耶日·格洛托夫斯基(Jerzy Marian Grotowski, 1933—1999),波兰导演、戏剧理论家,重要作品有《卫城》《浮士德博士》《忠贞王子》《启示录变相》等。格洛托夫斯基的“质朴...[继续阅读]
我们选取了契诃夫和罗伯特·威尔逊作为两个研究案例,前者是在戏剧剧场瓦解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剧作家,其作品的价值随着时间推进而愈加清晰地为后人所知,在他之后的重要剧作家很难完全逃出他的影响;后者是后戏剧剧场非常重要...[继续阅读]
导言——选自《现代戏剧理论(1880—1950)》(王建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在契诃夫的剧作中,人物生活在弃绝的笼罩下。他们的标志首先是弃绝当下和弃绝交流:弃绝在现实中遇到的幸福。在这种听由命运摆布的态度中,渴望和反讽...[继续阅读]
导言——选自《后戏剧剧场(修订版)》(李亦男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理查德·谢克纳曾经说过,如果把一个戏剧过程开始和结尾之间的戏剧人物的变形列成一个清单,就很容易概括这部戏剧的情节。[1]变形的发生方式可以是魔术、...[继续阅读]
导言——选自1918年6月15日《新青年》第四卷第六号。作者胡适(1891—1962),字适之,原名洪骍,安徽绩溪人。现代学者,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动者与领导者之一。西方戏剧家中,对中国话剧的形成、发展影响最早和最大的便是易...[继续阅读]
导言——选自1926年6月24日《晨报副镌》(发表时署名夕夕)。作者闻一多(1899—1946),本名家骅,字友三,湖北浠水人。文学家,新月派代表诗人,“国剧运动”的参与者。本文是“国剧运动”的重要文章之一,对“五四”新文化运动倡导的“...[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