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起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称为十七年时期。这一时期的中国电影在清除好莱坞的同时借鉴苏联的模式,由政治主导电影制作,重视电影的意识形态宣教功能,不以追求票房和经济效益为根本出发点,这是...[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起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称为十七年时期。这一时期的中国电影在清除好莱坞的同时借鉴苏联的模式,由政治主导电影制作,重视电影的意识形态宣教功能,不以追求票房和经济效益为根本出发点,这是...[继续阅读]
1966年,“文化大革命”的爆发,使中国陷入了深重的政治灾难之中。在此期间,由于当权者日益将电影作为单纯的阶级斗争工具,对电影创作和生产采取了严格管制,僵化呆板的“三突出”定律和单一的政治宣传诉求,使得这时期的电影创...[继续阅读]
1985年前后,随着大量西方新潮文艺思想涌入国内,中国电影人眼界大开,苏联电影不再是唯一被效仿的对象,年轻的电影人也开始绕过“左翼”电影和十七年电影的老路,寻求新的突破口。《一个和八个》《黄土地》《黑炮事件》《红高...[继续阅读]
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中国社会面临全方位的转型:经济模式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政治上对“文革”进行拨乱反正,在稳定的政治环境中进一步向民主化迈进;文化上由主流文化、精英文化为主向大众文化过渡;社会形态从前...[继续阅读]
20世纪80年代时,中国导演努力探索本土电影的娱乐性和商业性问题,出现了一大批自觉追求娱乐性和商业性的影片,为90年代中国电影娱乐商业性的加强做了先导和示范。中国自觉的商业类型片制作在90年代明显地凸现出来。这个时期中...[继续阅读]
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加入WTO,电影市场机制和产业体系逐步完善。2003年,《电影制片、发行、放映经营资格准入暂行规定》的出台打破了过去只有国家指定的16家电影制片厂才有资格拍电影的行规,任何国有、民营企业都可以投资制作...[继续阅读]
中国类型电影近年来虽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涌现了包括武侠片、喜剧片、爱情片、惊悚片、谍战片、战争片、魔幻片等在内的一批优秀类型电影,电影市场初具规模并在不断地扩大。但由于观念局限和其他多种因素制约,中国类型电影...[继续阅读]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中国类型片越来越多的照抄照搬好莱坞类型电影的符号,却并未进行本土化的改写。这种僵硬移植导致中国类型片本土化特色、本土化类型缺失。如《西风烈》在宣传发行时就冠上了诸如“中国硬派警匪片”“...[继续阅读]
在一个全球化的商业时代,品牌已成为公认的竞争策略。电影品牌不仅可以吸引大量稳定忠诚的观影群体,还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应和广泛的国际影响力。创建自己的电影品牌,也成为各国电影争夺市场的一大法宝。好莱坞...[继续阅读]
电影类型化的发展得益于相关市场化、产业化政策的实施和制定。政府规制放松、市场化改革、产业化发展、政策扶植等是我国电影产业政策的主要内容。①除了投融资问题外,未能建立完善的电影分级制度以及严苛的审查制度也是...[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