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多以“荆楚文化”②“江汉文化”③指称楚地文化,未见学者使用汉派文化这一名词来具指武汉文化。汉派文化是近年参照京派文化、海派文化而提出的一个概念。它源自2004年12月,时任武汉市长的李宪生率调研组分赴重要...[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民国时期,多以“荆楚文化”②“江汉文化”③指称楚地文化,未见学者使用汉派文化这一名词来具指武汉文化。汉派文化是近年参照京派文化、海派文化而提出的一个概念。它源自2004年12月,时任武汉市长的李宪生率调研组分赴重要...[继续阅读]
汉派文化作为形而上的文化命题,具有丰富的精神内涵以及时代、地域特征。不同学术背景的学者,会从不同角度和立场来审视汉派文化,赋予它独特的意涵,故而“市民文化”“码头文化”“平原文化”等不同说法横空出世。但也有学...[继续阅读]
汉派文化的这些精神特质,随着武汉这座城市的近代化进程深深沁透到汉剧艺术的每个毛细血管,汉剧亦成为近代武汉历史传统、地域特色、人文精神的典型象征物。故而,有学者认为汉剧是“现在成为最能突现汉派文化特色和创造活...[继续阅读]
在明末清初百余年间,文人笔下频频出现楚调的身影。楚调,顾名思义,是以楚地方音为基础的腔调。江西人魏良辅曾在指导昆腔演唱技法的《南词引证》中指出:“五方语音不同,有中州调、冀州调、弦索调,乃东坡所仿,偏于楚腔。”①...[继续阅读]
袁中道《游居杮录》对万历年间沙市楚调的记载,显示楚调已经在沙市受到文人雅士的欢迎,成为他们置办家乐的理想选择。但此时沙市的楚调是否仅是晚明“一地之声腔”的例案,还是有一定流播范围? 是昙花一现,还是在入清后继续...[继续阅读]
楚调在明末跻身于沙市诸腔竞发的剧坛格局,不断向周边传播,与其他声腔相互融合,相互竞争。楚调在向外扩展和传播过程中,自身的腔体特征和戏曲质素渐趋鲜明。首先,明末清初的曲家、文士,已经能将楚调从周边众多流行的戏曲声...[继续阅读]
由于相关文献的稀少,我们很难完整描绘明末清初楚调的艺术品格,但有两点是可以确定的。其一,楚调具有楚地方音的特点。由于孕育地为沙市,而沙市的方音属于北方方言区西南官话,与今天的汉口、常德、岳阳、宜昌、鄂西、重庆等...[继续阅读]
讨论汉剧的形成,有必要先简单梳理剧种形成的标志问题。我们知道,起源和形成是两个不同的话题,起源属于发生学的范畴,由孕育到个体的形成可能需要很长时间,而形成到成熟更需再进一阶。剧种的形成,标志一般有二:一是戏班稳定...[继续阅读]
乾隆年间汉调在汉口的繁荣,引起了北京官员和陕西艺人的重视,如乾隆十六年(1751)皇太后六十寿辰,“中外官僚,纷集京师,举行大庆。……滇、蜀、皖、鄂伶人俱萃都下,梨园中戏班数目有三十五”①。严长明《秦云撷英小谱》记录乾...[继续阅读]
四大河派中,历史最为悠久的当属襄河派。乾隆年间严长明在《秦云撷英小谱》中说:“弦索流于北部……湖广人歌之为襄阳腔(今谓之为湖广调)。”①襄阳腔作为西秦腔向西皮过渡的声腔,当以流行的地区而得名,说明在汉调形成之初...[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