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主义和后福特主义这两个关键词,是对20世纪西方社会中工业生产组织的两个不同历史阶段特征的概括,但它们通常又超越了对工业生产方式的单纯描述,被用来表示西方社会文化与政治的重大变迁,从而赋予了这两个术语更大的含...[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福特主义和后福特主义这两个关键词,是对20世纪西方社会中工业生产组织的两个不同历史阶段特征的概括,但它们通常又超越了对工业生产方式的单纯描述,被用来表示西方社会文化与政治的重大变迁,从而赋予了这两个术语更大的含...[继续阅读]
“父权”指一种家庭、社会、意识形态和政治的有机体系。它是一种男性对女性的压迫机制。在这个体系中,男人通过强力和直接的压迫,或通过仪式、传统、法律、语言、习俗、礼仪、教育和劳动分工等来决定妇女的性别角色与社会...[继续阅读]
“复调”(polyphony)原是音乐术语,它是多声部音乐的一种主要形式,与“主调音乐”(homophony)相对。“主调音乐”的特点是常常有一个处于主导地位的高声部,旋律性最强,其余声部大多是和声,起烘托作用。“复调音乐”则由两组以上同...[继续阅读]
在《感性分配:美学与政治》中,朗西埃给“感性分配”明确下了定义:“我把一种感官知觉不证自明的事实体系称为感性分配,该体系同时揭露了共享之物的存在以及对其中各部分位置的界定。由此,感性分配在确定可被分享之物的同时...[继续阅读]
汉语中的革命一词由来已久,《周易》中有:“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就是改变,“命”即天命。古人认为王者受天命,革命便是王者易姓、改朝换代的变动。我们近代以来的革命观却主要源于西方。在西方世界,革命的定...[继续阅读]
“工具理性”是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其最直接、最重要的渊源是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Max Weber)所提出的“合理性”(rationality)概念。韦伯将合理性分为两种,即价值(合)理性和工具(合)理性。价值理性相信的是...[继续阅读]
当前对公共领域的研究起源于哈贝马斯早期的著作《公共领域的结构性转型》。所谓公共领域,哈贝马斯意指的是一种介于市民社会中日常生活的私人利益与国家权力领域之间的机构空间和实践,其中个体公民聚集在一起,共同讨论他...[继续阅读]
弗洛伊德1919年发表了一篇论文《论怪怖》(Das Unheimliche)。这篇文本在弗洛伊德的整个著作系统中似乎占据着一个奇特的位置。1919年以后,弗洛伊德的著作里几乎没有再出现“怪怖”这个概念。但是,20世纪的文学批评、美学理论和电影...[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