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的海水养殖生产现状我国的海水养殖业起步较早,从20世纪50年代的海带养殖开始,到后来的对虾养殖、扇贝养殖、海参养殖、鲍鱼养殖、海洋鱼类养殖,我国的海水养殖业历经辉煌。2006年,中国的海水养殖总产量达到3594万吨,养殖...[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1.我国的海水养殖生产现状我国的海水养殖业起步较早,从20世纪50年代的海带养殖开始,到后来的对虾养殖、扇贝养殖、海参养殖、鲍鱼养殖、海洋鱼类养殖,我国的海水养殖业历经辉煌。2006年,中国的海水养殖总产量达到3594万吨,养殖...[继续阅读]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国际上安全、优质养殖的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养殖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养殖动物疫病防治,绿色药物研发,优质饲料配制,养殖产品质量安全等领域。安全、优质养殖以保护动物健康、保护人类健康、生产安全...[继续阅读]
海水安全、优质养殖目的是,使养殖行为更加符合客观规律。养殖专家认为,“安全、优质养殖是指根据养殖对象的生物学特性,运用生态学、营养学原理来指导生产,为养殖对象营造一个良好的、有利于快速生长的生态环境,提供充足的...[继续阅读]
饲料是水产养殖生产中的重要投入,饲料质量的好坏和饲料投喂技术是否合理,是影响水产养殖效果和环境生态效益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饲料的质量不但决定了饲料本身的转化效率,而且对池塘环境起到决定性的影响。饲料质量低下...[继续阅读]
水产养殖过程中的病害问题,目前已成为制约我国水产养殖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国水产养殖中的健康管理和病害控制技术的研究远远滞后于生产的发展,再加上大的生态环境的恶化,形成了养殖环境...[继续阅读]
我国的对虾养殖业,经历了1982~1992年的快速发展阶段和1993~1994年的急剧衰退阶段。对虾养殖在我国尽管只有20多年时间,但已在全国沿海省(市)得到普及,其发展速度之快,公众认同度之高,确实是其他养殖业所不可比拟的。分析养虾业...[继续阅读]
(一)形态构造1.外部形态中国明对虾体长而侧扁,略呈梭状(图1)。体分头胸部和腹部,由20个体节和19对附肢组成。虾体覆被一层透明的甲壳,包被头胸部的称为头胸甲。其前端中央突出,形成额角,头胸甲表面大都具有突出的刺、隆起的脊...[继续阅读]
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发了中国明对虾工厂化育苗技术,对虾育苗技术开始快速发展并逐步规范化。90年代以后,对虾的养殖获得快速发展,对虾的育苗技术取得不断进步。在当前多种病毒性疾病流行的情况下,使用不被流行性病毒,如白斑...[继续阅读]
(一)主要养殖方式1.生态型养殖模式虾塘面积较大,一般50~100亩,平均水深较浅,设施简陋,为防范病毒病继续造成的重大损失,被动采用的低管理强度、广种薄收的养殖方式。这种模式在集约化程度上虽属粗养,但与我国20世纪70年代的大...[继续阅读]
(一)主要形态特征凡纳滨对虾外形与墨吉对虾酷似(图10)。成体最大体长可达23厘米,甲壳较薄,正常体色为透明的浅黄色,全身不具斑纹。若仔细观察,会发现凡纳滨对虾的外壳密布有许多细小斑点,尤其是在2~5厘米的幼虾身上更为明显...[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