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是上古时代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亦称“契文”、“卜辞”、“龟甲文字”、“殷墟文字”、“贞卜文字”,距今约三千多年。但据最新信息透露,近年在西安市西郊斗门乡花园村先后两次发现了更为原始的甲骨文,是在一...[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甲骨文是上古时代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亦称“契文”、“卜辞”、“龟甲文字”、“殷墟文字”、“贞卜文字”,距今约三千多年。但据最新信息透露,近年在西安市西郊斗门乡花园村先后两次发现了更为原始的甲骨文,是在一...[继续阅读]
殷墟出土的商代占卜甲骨上时有用毛笔蘸朱或墨书写的文字。武丁时期的居多,廪辛、康丁时期及武乙,文丁时期的也有。其中有些是卜辞,有些是记事。留存至今我们能看到的大约40多片,这个数字和十几万片有字甲骨相比,的确是寥若...[继续阅读]
古人把青铜这种适宜铸造钟鼎彝[音仪yí]器的质地优良的金属称为“吉金”,铸在或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就叫做“金文”。文字、青铜器和城市是我国古代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三个重要标志。根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一般认为大约公...[继续阅读]
司母戊方鼎为商殷中期(前13世纪至前12世纪)的青铜器。方鼎通耳高133厘米、长112厘米、宽79.2厘米,壁厚六厘米,足高46厘米,足径15厘米,重875公斤。1939年3月,河南安阳殷墟武官村农民吴玉瑶在田中掘获。出土后,拟锯断运出,但锯了一足...[继续阅读]
小臣艅(俞)尊为商殷墟晚期(前11世纪)的青铜器,高24.5厘米,宽37厘米,作犀牛形,造形十分生动。清道光年间在山东省寿张县梁山出土。初在任城,后归曲阜衍圣公孔府珍藏。今藏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腹内铭文四行,行字不等,计...[继续阅读]
西周康王(约前11世纪—前10世纪间)金文《大盂鼎》,清道光初年陕西省眉县礼村出土,曾归潘祖荫,今存中国历史博物馆。铭文19行,共291字。内容记载周康王对贵族盂的训诰和赏赐财富的命令。此鼎是迄今为止出土的西周时代形制最大...[继续阅读]
墙盘,1977年在陕西扶风县庄白家一号青铜器窖藏出土,为西周恭王时代(前10世纪)礼器,上有铭文18行284字。文中追怀西周文、武、成、康、昭、穆六世先王及时王(即恭王)的丰功伟绩,并附叙史墙家史。自穆王开始,西周中期的金文已有不...[继续阅读]
《散氏盘》简称《散盘》,又称《矢(侧)人盘》,为西周厉王时(前9世纪)青铜器。器呈圆形,平口厚唇,盘身有二附耳,高20.6厘米,腹深9.8厘米,底径41.4厘米,此器出土地点与时间不详,然清康熙时(1662—1722)即流传有绪,嘉庆间(1796—1820)入内府...[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