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某种意义上说,有什么样的哲学,就有什么样的音乐文化。德国古典音乐的成就与德国古典哲学的成就是并驾齐驱的;印度音乐文化中的玄妙感觉较他们其它艺术部类更贴切地体现了印度哲学思想的玄机。表面看来,哲学与音乐走着人...[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从某种意义上说,有什么样的哲学,就有什么样的音乐文化。德国古典音乐的成就与德国古典哲学的成就是并驾齐驱的;印度音乐文化中的玄妙感觉较他们其它艺术部类更贴切地体现了印度哲学思想的玄机。表面看来,哲学与音乐走着人...[继续阅读]
先秦之际,庄严、恢宏的雅乐所背负的“移风易俗”重任,足以显现早期宗法文化的艺术风格属现实主义范畴,它似乎有些少年老成。这其实是与崇尚理性的宗法社会相适应的。那时宗法文化还只存在于秦及其东面的魏、晋、齐、鲁、...[继续阅读]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它的形象在我们这片土地上出现得很早。夏后氏(建立了夏王朝的部落)的先人以龙为图腾(即禹)。《说文解字》云:“南方蛮闽从虫,北方狄从犬,东方貉从豸,西方羌从羊。”显然,虫、犬、豸、羊,是蛮、狄、貉、...[继续阅读]
古人云:“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中华民族的先祖,站立在他们特定的时空维度,仰观穹窿星斗,俯察四时运行,用整个心灵,而不是用逻辑推理,去体察宇宙的奥秘。他们开掘一切适于表情的音响,而不是仅使用经标准化提纯的音...[继续阅读]
乐音在音乐里如同细胞之于人体,因此对乐音概念的不同认识直接导致对音乐的不同界定。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基本乐理课对乐音的解释是“有规定音高的声音”。这种解释不仅只基于欧洲观念,而且只基于欧洲专业音乐。它不仅不适...[继续阅读]
“……一座水晶宫似的大殿里,五花八门的乐器令人目不暇接……他伸出手,在琴上拨弹了两下,嘣!一根琴弦跳离了琴身,落在地上,一瞬间便卷曲成了弹簧状……”这是一个梦,箜篌再生制作者张琨,在当年苦苦琢磨重现失传之古中国乐器...[继续阅读]
如果简单地认为,中国传统音乐的“单音音乐表现体制”不如西方的“复音音乐表现体制”表现力丰富,无异于认为中国的大写意水墨画在表现力上逊于西方传统油画(基于透视原则的)。这是站在欧洲文化的角度,用欧洲文化的标准衡量...[继续阅读]
散,在审美领域里,是个诗意盎然、充满浪漫情怀的字眼。它是夏日溪边,牧童坐在牛背上吹奏的悠悠小曲;它是金黄的海滩边,追逐嬉闹的浪花;它是天高云淡的深秋,随风飘落的片片残叶;它是夕阳下,农家村舍袅袅升腾的炊烟;……作为一...[继续阅读]
中国音乐与节拍节奏的诸多特征,说到底,实际上都可以归结到一个点上——不确定性。有论者曾提出了一个“柔”字,与西方音乐特征的“刚”字相对应(参阅管建华《论中西音乐艺术的时空模式》,《中国音乐》1989年第4期),认为“刚...[继续阅读]
真正的民间歌曲都是不知作者姓名的,它们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这里的“集体”既有纵的含义,也包括横的意义,即它们均是某个民族,或某个地域(横)的人们历经若干代(纵),口头创作,并又在口头流传之中不断加工而成。故民歌里往...[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