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存在需要传承,文化的发展需要传承。传承方式在艺术领域应属审美生产的一部分。西方古典音乐的传承主要依赖乐谱,因为他们的音乐具备着相当程度可记载的确定性;他们又拥有相应的完备谱式——可以将作曲先人的音乐表...[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文化的存在需要传承,文化的发展需要传承。传承方式在艺术领域应属审美生产的一部分。西方古典音乐的传承主要依赖乐谱,因为他们的音乐具备着相当程度可记载的确定性;他们又拥有相应的完备谱式——可以将作曲先人的音乐表...[继续阅读]
说到中国民间音乐,我们的脑际总会浮现载歌载舞的场面,这是因为,在中国民间音乐里,与其它艺术部类携手共存的综合类别太多的缘故。我们分别就中国民间音乐的“五大类”来看:(1)民间歌曲,是音乐与诗歌(歌词)的综合。(2)民间歌舞...[继续阅读]
音乐厅音乐、酒吧音乐,都是以音乐的观演场合即观演方式为划分依据的称谓。有意思的是,这种称谓虽只用观演场合做定语,人们却在一听之下,便对其音乐性质有了非常明确的理解。即前者是在音乐厅里演奏的严肃音乐,后者是在酒吧...[继续阅读]
音乐,是表情艺术。在各个艺术部类里,音乐表现情感的幅度最大。斯梅塔纳的《沃尔塔瓦河》有汹涌澎湃的撞击波;门德尔松的《船歌》却带给你微波粼粼的清凉;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用沉郁的动力感引导你陷入深深的思索;舒伯特...[继续阅读]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继续阅读]
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地域的审美倾向,都有其复杂的形成原因。例如,有人认为寒冷地域的人需要热能,因此喜欢厚重气势;炎热地带的人满腹燥热,因此需求宣泄式的艺术风格;温带人体肤的温和感受影响到心境的平和,当然易于寻求艺术...[继续阅读]
无论是迫于社会规范对心理的控制,还是中国文人阶层的敏感与无奈、中国妇女的底层心态,都必然造成或强化为收敛的行为特点,即便狂放,也习惯于有所遮蔽,从而积淀为艺术审美上的含蓄美倾向。它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笼罩了中国...[继续阅读]
以《易》的整体形象思维与礼乐思想熏陶的中国人,喜欢用一定的形式安排所有的事情。如五行说,五方、五声、五形、五味、五脏以及分成以五为数的许多其他事物;中国人的语言、文字在表情达意的同时,很讲究美的意味,又是平仄、...[继续阅读]
程式化现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十分普遍,在音乐领域里最突出者首推戏曲音乐。因为戏曲这种综合性艺术,是以程式化为其艺术特征的,统领戏曲各部类的戏曲音乐自然更具备这种特征。程式化现象首先是作为一种模式化的创作手法而...[继续阅读]
韵味是中国传统音乐的灵魂。因为,韵味在音乐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唱得越有韵味的演员,就越成功。那么,韵味究竟是什么呢?有人说,韵味像意境、气质一样,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其实,正如意境和气质实际上可以通过对感...[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