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指儒家十二部经典。此说有两义:①《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加六纬,始见于《庄子·天道》;②宋晁公武《郡斋读书记》:“唐太和(827—835)中,复刻十二经,立石国学。”指《易》、《书》、《诗》、...[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1.指儒家十二部经典。此说有两义:①《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加六纬,始见于《庄子·天道》;②宋晁公武《郡斋读书记》:“唐太和(827—835)中,复刻十二经,立石国学。”指《易》、《书》、《诗》、...[继续阅读]
十三部儒家经典的简称。西汉武帝时以《易》、《诗》、《书》、《礼》、《春秋》为五经;唐代以《易》、《诗》、《书》、《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公羊传》、《谷梁传》为九经;唐文宗刻石经,又增《...[继续阅读]
《诗经》的《周南》、《召南》加《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陈风》、《秦风》、《桧风》、《曹风》、《豳风》。二南为周公、召公统治南方地域的诗歌;《邶风》...[继续阅读]
郭沫若著。成书于1945年。由十篇批判性论文所组成,故名《十批判书》。它们是:①古代研究的自我批判;②孔墨的批判;③儒家八派的批判;④稷下黄老学派的批判;⑤庄子的批判;⑥荀子的批判;⑦名辩思潮的批判;⑧前期法家的批判;⑨韩...[继续阅读]
十三部儒家经典的笺释注疏,共四百一十六卷。《周易》用魏王弼、韩康伯注,唐孔颖达正义;《尚书》用伪孔安国传,孔颖达正义;《毛诗》用汉毛公传、郑玄笺,孔颖达正义;《周礼》用郑玄注,唐贾公彦疏;《仪礼》亦采郑玄注,贾公彦疏...[继续阅读]
指“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十六个字。出自《伪古文尚书·大禹谟》,系舜帝对大禹所说,故又称虞(舜又称吴虞)廷十六字。此四句实由《荀子》、《论语》之语拼合而成。惠栋《古文尚书考》卷下:“《荀子·解蔽篇...[继续阅读]
字俭卿,号柘堂。山阳(今属江苏淮安)人。清儒学家,道光举人,博览典籍,经史皆通,对《易》龙精。治学汉、宋咸重。认为汉学正其诂,诂正而义显;而宋学析其理,理明而诂以精,二者不可偏废。在《诗》方面,对毛公之学尤为推崇。认为...[继续阅读]
字子襄。梁(治所在今河南商丘县南)人,西汉儒学家。起初,为同郡项生的从者,项生师事田何受《易》,丁宽读《易》胜项生,遂师从田何学《易》。学成东归,田何对门人说:“《易》以东矣。”景帝时,曾为梁孝王率兵拒吴楚,号丁将军。...[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