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是什么?《风骨》篇中,刘勰曾对“风”作过许多论述与说明,至少有7处涉及相关问题的讨论,现分类梳理如下:一是对风与“志气”关系做出定位,认为“风”是“志气之符契也。”二是对“风”与“情”关系进行探讨,如“怊怅述...[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风”是什么?《风骨》篇中,刘勰曾对“风”作过许多论述与说明,至少有7处涉及相关问题的讨论,现分类梳理如下:一是对风与“志气”关系做出定位,认为“风”是“志气之符契也。”二是对“风”与“情”关系进行探讨,如“怊怅述...[继续阅读]
《风骨》篇对“风”与“情”进行了深入探讨,比如“怊怅述情,必始乎风”,认为“情”是从风开始的;“深乎风者,述情必显”,认为“风”的深浅与情有莫大关系。为什么刘勰要做出这样的论述呢?这与刘勰所处那个时代有非常直接的...[继续阅读]
刘勰在“风骨”篇中对“骨”论述有多处,大致也可分为以下几类:一是探讨了“骨”与“辞”之间的关系,如“沉吟铺辞,莫先于骨”;“故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捶字坚而难移,结响凝而不滞,此风骨之力也...[继续阅读]
“气”为“风骨”之本,在诗中体现为一种文章品格或动力,这就是“风骨”。徐复观指出:“风骨,……指的是作者的两种不同的生理的生命力——气,贯注于作品之上,所形成的两种不同的形相。”在这里,他把“风骨”也看作是生理生...[继续阅读]
“情”字出现在古代的很多文献中,如郭店楚简《性自命出》篇认为“道始于情,情生于性”(《郭店楚简·语丛二》)。《荀子·正名》:“性之好、恶、喜、怒、哀、乐谓之情。”汉董仲舒《元光元年举贤良对策》:“性者生之质也,情者...[继续阅读]
刘勰在《情采》等篇中阐述了他的“情采”说。就这些论述而言,他的“情采”说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采的两个维度:质与文“文”与“质”是中国古代文论里一对重要的理论术语。文质并提最早出现在《论语·雍也》中...[继续阅读]
荀卿曾说:“乱代之征,其文章匿而采。”(《荀子·乐论》)魏晋南北朝(公元220年—公元589年)是中国历史上一段大分裂、大动荡的时期,也是中国文学不断离开实用的社会使命走向独立和自觉的时期。一方面,汉末以来的战乱,三国的纷争...[继续阅读]
比兴从先秦时代一种偏重于用诗的方法,发展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种偏重于创作中表现的手法,经历了一种较长的历史发展阶段。这当时实际上经历了两种发展转变或拓展:一种是比兴的本身,从一种阅读方式拓展到了一种创作的方式...[继续阅读]
探讨比兴之区别,首要之义就是要回归到刘勰所处的时代背景下来理解和探讨。原因有二:其一,刘勰是生活于具体历史时代中的人,其观点和看法必然会受当时时代背景的影响或制约,其思维和创作,不可避免会受到当时文学主流思潮、...[继续阅读]
有了这个不是纯粹的“情”作为“比兴”的论述基础,就能更好地辨析刘勰所说的“比兴”了。从刘勰所论“比兴”之区分看,“比者,附理也”,就是用打比方的方式来说明道理;“兴者,起情也”,就是抒发自己的情感。比兴之间的一个...[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