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是人类社会较后时期的产物,往往是半人半神的故事。传说与神话有密切的联系,但它排斥了神话中过于原始的成分,更富有人情味。传说中的人物往往是历史上的人物,与祖先崇拜、英雄崇拜关系紧密;或根据历史虚构的人物,折射...[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传说是人类社会较后时期的产物,往往是半人半神的故事。传说与神话有密切的联系,但它排斥了神话中过于原始的成分,更富有人情味。传说中的人物往往是历史上的人物,与祖先崇拜、英雄崇拜关系紧密;或根据历史虚构的人物,折射...[继续阅读]
在西南少数民族中,口述传播的文本绝大多数是韵文,即诗歌体裁。对于这些诗歌文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类。按照篇幅的长短可以分成长诗和短歌,按照内容可以分为叙事诗和情诗,而叙事诗又可以细分为创世史诗、英雄史诗等史诗和...[继续阅读]
神话、古歌、传说等文本是历史的结晶,谚语、咒语、秘方等口述传播也是历史的一种符码。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在家庭内部,在人际之间都有关于伦理道德、乡规民约、生活禁忌、生产技能等的口述传播。虽然它的内容零星,传播对象...[继续阅读]
口述传播和所有的对话交流一样,都一定是说话人和受话人同时在场,一定是言谈和领会、陈述与倾听同时发生,具有时间和空间的同一性,是此在的交流。何谓“此在”?海德格尔(H.Heidegger)认为“‘现身情态(affectivedisposition)’这一术语...[继续阅读]
在大众传播研究中,批判学派发现了“媒介权力”。有学者认为,受众获得的信息都是传播者按照自己的意图选择的,媒体在怎么说、说什么的问题上拥有“权力”,传播的手段、方式、途径也是传者自由意志的体现,受众其实对媒介、内...[继续阅读]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每个人的社会化都从家庭开始,每个人最早都是通过家庭的口述传播接受教育,获得知识。家庭的口述传播最丰富、最经常,构成了口述传播的最基本部分。西南少数民族历史上的“家庭”有其时代和地域内涵,可分为...[继续阅读]
在西南少数民族聚居的村寨,历史上差不多都有“长老”。有些地方称为“寨老”,苗族称“榔头”,侗族称“款首”、“峒首”、“活路头”等,拉祜族称“卡些”,德昂族称“达岗”、“达吉岗”,佤族有“窝朗”、“头人”和“魔巴...[继续阅读]
在中央行政权力尚未深入的时候,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宗教头人起着引领思想、调解纠纷的作用,他们是民族文化的传承者。他们既是宗教人物,往往也是重要的口述传播者。如果说村寨长老因为其世俗的身份,使其在口述传播中还多少...[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