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不独排泄洪水,而且整治土地。《尚书·皋陶谟》载:“禹曰:予决九川,距四海,浚畎浍,距川。”所以孔夫子对大禹十分佩服。称“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间然矣”④。治水大获胜利,奠定了农业社会发展的基础。在黄河...[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大禹治水,不独排泄洪水,而且整治土地。《尚书·皋陶谟》载:“禹曰:予决九川,距四海,浚畎浍,距川。”所以孔夫子对大禹十分佩服。称“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间然矣”④。治水大获胜利,奠定了农业社会发展的基础。在黄河...[继续阅读]
《夏小正》是我国最早的为农事服务的通俗历书。它是汉代戴德编的《大戴礼记》中的一篇,由“经”和“传”两部分组成,共400多字。经文古奥简朴,可能写于商周之际,有些内容甚至可以上溯到夏朝,传文则是战国时人加入的。为了掌...[继续阅读]
5000多年前,亚洲西部两河流域出现了原始的车子,车轮滚滚,促进了各大文明之间的交流。中国的车子起步较西亚为晚,它被独立发明还是曾经接受外来的影响,长期以来存在着“西来说”和“本土说”两种不同的观点。尽管现在下结论...[继续阅读]
自丹麦考古学家汤姆逊于1819年第一次将石器、青铜器和铁器这三类生产工具按时代序列陈列展示于世后,一般均将古代划分为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近年我国有些考古学家根据良渚文化、红山文化大量玉器的发现,认为...[继续阅读]
商人好迁,传说自商的先祖契至汤八迁。自成汤建国,至盘庚定都于殷(今河南安阳西部),国家五盛五衰,六次迁都。商人好迁,是从游牧时代带来的习性,他们视利而迁,注重向大自然索取,但缺乏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这种生活和生产方式...[继续阅读]
肇始商代后期的盘庚是一中兴之主。他迁都殷之后安居下来不再迁都,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率领子民从事生产和建设,农业经济有了显著进步,对青铜农具的需求随之增加。铲、锄、、锛等青铜农具纷纷出现,迅速增加,青铜制的手...[继续阅读]
以青铜文化为主要特征的商文化的核心虽然在黄河中下游地区,但其辐射影响所及,北至内蒙古、东北,南到江西、四川、云南,西至陕西、甘肃,东到大海,它作为中国版图内具有压倒性影响的文化,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以黄河中下游地区...[继续阅读]
周王室的始祖叫后稷,后来被周人奉为谷神,实际上他乃是一个被神化的农业专家。后稷的子孙以经营农业为主,辗转迁徙于黄土高原和泾渭流域。至古公亶父从豳(今陕西邠县附近)迁居岐山之下,这一带土地特别肥沃,《诗经》中描述为...[继续阅读]
脍炙人口的《诗经》名篇《豳风·七月》对周初西部农村的情形作了详细的描绘。因为这首诗歌使用豳历,在长期流传中编排次序已非原貌,现在读来并不那么明白易懂。豳历可能是一种十月历法,与农历的每月天数不同,故不能一一对...[继续阅读]
西周是木、石、骨、蚌和青铜农具并用的时代。正如《诗经·周颂·臣工》所说:“命我众人,序乃钱镈,奄观铚艾。”青铜农具的使用日渐增多。《诗经·小雅·甫田之什》描述丰收的景象:“曾孙之稼,如茨如梁;曾孙之庾,如坻如京。”...[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