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族称拉祜族自称“拉祜”,汉族历史文献按古音写作“卢鹿”“鲁屋”“喇乌”等。自秦汉以来,拉祜族历经无数艰难而又漫长的迁徙,形成不同的支系,却始终保留着一个共同的称谓“拉祜”,只有在有必要区分支系的情况下,各支...[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一、族称拉祜族自称“拉祜”,汉族历史文献按古音写作“卢鹿”“鲁屋”“喇乌”等。自秦汉以来,拉祜族历经无数艰难而又漫长的迁徙,形成不同的支系,却始终保留着一个共同的称谓“拉祜”,只有在有必要区分支系的情况下,各支...[继续阅读]
拉祜族是一个地处中国、缅甸、越南、老挝、泰国五国交界山区,跨国而居的亚热带山地丛林民族。分布于中国云南省西南部,缅甸东北部,越南、老挝、泰国的结合部地区,东经98°50′~105°,北纬17°24′的狭长地带。中国境内的拉祜族...[继续阅读]
拉祜族历史上无民族文字,故无民族历史沿革的相关记载,因此,只能根据汉文献和本民族民间口承文学历史进行描述。大多数学者和《拉祜族史》均认为,拉祜族属古代羌人族系,是青藏高原南迁民族。大约在商汤时代拉祜族先民便活跃...[继续阅读]
中国境内的拉祜族分布在云南省西南部山区,地处亚热带丛林山地,物产丰饶、资源富庶。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常年葱绿,四季常青。年平均气温约19℃,最热月平均气温约23℃,最低月平均气温约12℃。一年分干湿两季,湿季即雨季,雨...[继续阅读]
拉祜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与彝语、傈僳语、纳西语、哈尼语并列。拉祜语的基本词汇与彝语多属同源,语音结构与语法特点也颇相似。拉祜语与傈僳语、彝语、哈尼语、纳西语的语言比较证明,拉祜语和傈僳语、彝语的关系...[继续阅读]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解决民族问题,实现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压迫、民族分裂,决定在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各少数民主,参与国家大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民族...[继续阅读]
拉祜族民间的经济活动即社会生产的习俗对拉祜族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拉祜族社会经济在其传统生产方式中所形成的一系列惯制,是拉祜族民俗文化的基础。人类在谋求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曾从事各种形式的生产活动,随着社会...[继续阅读]
一、主副食拉祜族与大多数南方少数民族一样,以稻米为主食。稻米的种类繁多,一般分水稻与旱(陆)稻两大种类,水稻米又分饭米、糯米和饵筷米,糯米又分白糯米、紫糯米、香糯米和红糯米。日常食用的是饭米和饵筷米,糯米因太腻...[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