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权保障与社会保护的对立,来自于个人与社会的对立。在任何一个社会,人权保障与社会保护都应当互相协调,从而在更大程度上实现刑法的社会机能。(一)刑法机能双重性的人性基础人的本质是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由此可以揭示...[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人权保障与社会保护的对立,来自于个人与社会的对立。在任何一个社会,人权保障与社会保护都应当互相协调,从而在更大程度上实现刑法的社会机能。(一)刑法机能双重性的人性基础人的本质是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由此可以揭示...[继续阅读]
正当是指某一事物的存在具有合理的根据,刑法存在的合理性,则是指刑罚的发动具有正当、合理的根据。因而,刑法的正当性涉及对刑法存在合理性的考察,其论证主要存在报应与预防两种理论,下面分别加以阐述:(一)报应与刑法的正当...[继续阅读]
公平是正义的应有之义,美国学者罗尔斯将正义称为“公平的正义”(justiceasfairness)。由此可见,在罗尔斯的正义论中,公平是核心。①这种公平主要涉及在一个社会制度中,权利、义务的分配的合理性。刑法的公平性,也与分配有关,这就...[继续阅读]
平等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概念,它有多义性的特点,但平等与公正具有某种天然的联系,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刑法的公正性必然要求平等,这里的平等可以用下面这句格言表示:“同样情况同样对待”(treatlikecasesalike)。当然,还可以补上“...[继续阅读]
纵观人类文明史,从人治到法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现代法治社会的最大特点就是法的无所不在、至高无上,形成非人格化的法律关系。但是,在这样一个法律扩张的社会里,我们看到一种与之极不协调的现象,这就是刑法的紧缩。如...[继续阅读]
如果说刑法的紧缩性是通过对法的历史考察而得出的结论,那么刑法的补充性则是基于对法律体系的分析而得出的见解。刑法的补充性是指由于刑法具有暴力强制性,代价较大,因而只有在其他法律措施不能奏效时才动用刑法,使之成为...[继续阅读]
刑法的谦抑性必然要求刑法节俭,即所谓刑法经济。刑法的经济性是一个关系概念,并不是指一味地裁减刑法,而是指以最少量的刑法资源投入,获取最大的刑法效益。这里涉及刑法的经济分析。②经济分析法学的思想萌芽可以追溯到贝...[继续阅读]
宽容(来源于拉丁字tolerare),指容许别人有行动和判断的自由,对不同于自己或传统观点的见解的耐心、公正的容忍。①在此,宽容不是个人的一种品性,而是一种政治制度的特性。刑法作为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之一,也可以从宽容这一视...[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