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里头文化,因在河南偃师二里头发现而命名,根据其时间的不同,又可区分为二里头文化早期和二里头文化晚期。二里头文化早期的陶鬲较少。二里头文化(三、四期)为商代早期,陶鬲开始为主要生活炊器,其形制变为敛口、卷沿、深腹...[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二里头文化,因在河南偃师二里头发现而命名,根据其时间的不同,又可区分为二里头文化早期和二里头文化晚期。二里头文化早期的陶鬲较少。二里头文化(三、四期)为商代早期,陶鬲开始为主要生活炊器,其形制变为敛口、卷沿、深腹...[继续阅读]
2006年4月至11月,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组成的考古队,对易县七里庄遗址开展了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发现了5个时期的文化遗存,其中第三阶段遗存即为西周之前的土著燕国文化,被命名为七里庄三期文化。距今约3000多年。七里庄三期文化的代...[继续阅读]
这件陶鬲于陕西省宝鸡市出土,是春秋战国之际的西部戎人的典型炊器。它是手制而成的夹砂陶器,器表因火候不匀而呈灰褐色,敞口深腹,口部有两个半圆形宽边耳,三条肥长的袋状空足有铲形实足根,裆线分明,是典型的分裆鬲。鬲的表...[继续阅读]
[1]张忠培、杨晶《客省庄文化单把鬲的研究——兼谈客省庄文化流向》,《考古发现与研究》2002年第3期。[2]张良仁《高领袋足鬲的分期与来源》,《考古与文物》2001年第4期。[3]杨权喜《江汉地区的鬲与楚式鬲》,《江汉考古》2001年第...[继续阅读]
夏代时期,我国已开始使用青铜器,此时青铜鬲逐渐兴起,由于工艺技术还不成熟,以及继承了陶鬲的特点,其形制较大、规整中有生气,并逐渐使用纹饰。二里头文化位于河南偃师二里头村,于1959年发现,遗址距今大约3800-3500年,相当于中国...[继续阅读]
在商王朝建立之前的先商文化中比较稳定的陶器组合是鬲、长腹罐、瓮、盆和豆等,有人形象地将夏文化称之为“罐文化”,将先商文化称之为“鬲文化”。此后,鬲一直是商文化的重要标志因素之一。但是,自商以后,青铜器的使用日益...[继续阅读]
从商以后,到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逐渐被人们广泛应用于当时贵族生活的方方面面,种类和数量都很多,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于当时的物质生活和政治生活起了重大的影响。青铜器是中国古代贵族在举行祭祀、宴飨、征...[继续阅读]
我国古代社会十分注重礼仪,因此也有一套与之相应的礼器用于宗庙祭祀和宴饮之中,以明尊卑,别贵贱,序长幼,分宾主。正如《礼记·礼器》所说:“宗庙之祭,贵者献以爵,贱者献以散,尊者举觯,卑者举角。”那么,何为“礼器”?所谓礼器...[继续阅读]
人们希望在死后能够把生前的东西都带去,所以,古人一直有殉葬的习俗。如按新石器晚期算起,约四千多年前,鬲是人们生活的主要器具,鬲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那时人们的一种主要陪葬品。目前,考古发现的多数陶鬲和青铜鬲都是在墓...[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