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食盐贸易十分兴旺,食盐业的发展对当时边区社会经济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第一,食盐对边区外贸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边区由于社会经济落后,结构又较单调,对外有着很大的依赖性。抗战初期,主要工业品和棉...[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食盐贸易十分兴旺,食盐业的发展对当时边区社会经济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第一,食盐对边区外贸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边区由于社会经济落后,结构又较单调,对外有着很大的依赖性。抗战初期,主要工业品和棉...[继续阅读]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有关金融的方针政策以及货币的发行,是随着斗争形势的变化而不断演化的。在全面抗战爆发后不久,国共两党经过谈判建立了抗日统一战线。为了适应当时全民抗战的需要,1937年10月初,边区政府决定将原中华...[继续阅读]
边区政府为了对付通货膨胀问题,在边币发行后不久就采取了许多措施。首先,当时边区政府想通过发行边币,禁止法币流通,“使边币成为唯一的边区通货本位”[1]。并利用边区银行存储和收兑的法币,向边区以外地区购买紧缺物资。对...[继续阅读]
陕甘宁边区建立后,边区政府以减轻边区民众负担、鼓励发展生产为重,在财政上基本奉行的是“量入为出,略有节余”的政策。1937年,全边区共征收公粮14000石,占当年总收获量的1.27%;1939年,征收公粮52000石,占当年总收获量的2.98%。[1]同...[继续阅读]
1942年底,边区政府召开了高级干部会议,着重讨论了边区的经济和财政问题。毛泽东同志在边区高干会议上批评许多同志“终日只在单纯的财政收支问题上打圈子”。对单纯财政观点和金融界的“收缩论”等不正确认识也进行了批评...[继续阅读]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是中共中央所在地,也是最重要的抗战大本营之一,边区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了赢得抗战的胜利,在人力、物力等方面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为国家和民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整个抗日战争时期,民众的...[继续阅读]
1940年10月,国民党顽固派发动了第二次“反共”高潮,加大了“反共”力度和对边区的封锁,后又停发了给八路军的军费补助,边区的外援基本断绝,边区进入了极其困难的时期。曾经弄到几乎战士和工作人员没有衣穿、没有被盖的局面。...[继续阅读]
抗日战争进入了艰苦的相持阶段后,日本帝国主义一面加强对国民党的诱降活动,一面大力实行经济战,企图摧毁中国抵抗的物质基础。而国民党顽固派加紧了“溶共、限共”活动。当时边区对此缺乏应有的准备,幻想外援不致完全中断...[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