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新中国成立之初的1949年,天水境内有自流引灌渠79条,可灌田11.4万亩。1957年6月建成通水的武山县东梁渠,是新中国成立后甘肃省境内最早建成的引水灌溉工程。当年上报灌溉面积14000亩,开全市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先河。东梁渠引...[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概况新中国成立之初的1949年,天水境内有自流引灌渠79条,可灌田11.4万亩。1957年6月建成通水的武山县东梁渠,是新中国成立后甘肃省境内最早建成的引水灌溉工程。当年上报灌溉面积14000亩,开全市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先河。东梁渠引...[继续阅读]
天水市最早的蓄水工程始建于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是年10月,国民政府全国水力发电总署在天水设立水力发电工程处,开始修建王家磨水电站。该工程位于天水市西郊渭河支流藉河下游,从师家崖筑坝引水,设计引水流量1.2立方米/秒...[继续阅读]
概况天水市最早的提灌出现在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当时秦安县东川河(今南水河)两岸农户,曾使用戽斗轮车提水灌田圃。1952年,水利部门在甘谷县川区投放、安装6部“解放”式水车,进行提灌试验。“解放”水车,以人、畜为动力,每分...[继续阅读]
全市灌区主要以老北渠、东顺渠、东梁渠、南河渠、通广渠、渭济渠、安丰渠、渭惠渠、中惠渠、泽民渠等万亩自流灌区为主。2001年后,加大了对武山县老灌区的扩建改造力度,先后投入建设资金4458万元,对北顺渠、东顺渠、车岸渠及...[继续阅读]
节水农业发展的历史源远流长,而且与灌溉农业的发展密切相连。在19世纪以前,天水人民就已经掌握了拦河蓄水、筑渠引水、凿井汲水、开畦灌溉的技术,对促进当时的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人们在与旱灾进行长期...[继续阅读]
集雨节水灌溉,是指在需用水两米以上的高处修建小口蓄水池。集流面形式有自然坡面、路面、人工集雨场。1996年,甘肃省安排天水市实施集雨节灌工程2.5万亩,补助资金320万元。市委、市政府于当年7月责成市农委牵头,组织以水利部...[继续阅读]
概述天水境内农田水利工程的组织管理,从汉、唐到明、清时期,基本上是由民间组织自发进行管理,政府派员监督协调,所需费用及工程维修劳力均由受益群众按受益面积进行分摊。民国时期,一些较大的新建工程,由政府负责组成专管...[继续阅读]
随着国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水利改革的不断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中长期积淀的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经费短缺、机构臃肿、管理粗放和社会保障程度低等弊端日益显露,已经影响了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和效益的充分发挥。...[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