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在总结多年建设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沟坡兼治、综合治理”的治理方略,坚持以大流域为骨干,以小流域为单元;坚持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坚持预防监督、保护环境和综合治理、建设生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天水市在总结多年建设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沟坡兼治、综合治理”的治理方略,坚持以大流域为骨干,以小流域为单元;坚持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坚持预防监督、保护环境和综合治理、建设生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继续阅读]
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甘肃省天水市藉河示范区项目是国内第一个流域性大型水土保持生态示范工程,工程建设分两期,批复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700平方公里,治沟骨干工程7座,淤地坝49座,谷坊5407道,沟头防护760处。批复工程总投资...[继续阅读]
秦州区西沟小流域位于秦州区西部,藉河流域北岸,为藉河的一级支流,是黄河水保生态工程天水藉河二期治理项目重点巩固提高的小流域之一。流域面积21.73平方公里,其中水土流失面积18.54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85.29%,涉及秦州区关子镇...[继续阅读]
天水市境内山多川少,大量坡耕地水土流失严重,导致土层越种越薄,地力越来越差,农业生产长期在高投入、低效益中徘徊。1942年,国民政府农林部天水水土保持实验区择定南山梁家坪试验场进行“梯田沟洫”工程的试验,试验由水土保...[继续阅读]
1964年,毛主席号召“农业学大寨”,甘肃省、地、县三级总结了天水县藉口公社五十里铺大队兴修梯田、植树造林,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经验,作为“农业学大寨”的典型。《甘肃日报》1964年9月14日发表《学习大寨,学习五十里铺,走大...[继续阅读]
从2000年始,天水市各级党委政府将梯田化建设列入综合目标责任制年度考核,逐步建立健全施工、投入保障、竞争激励和群众参与梯田建设的长效机制,推动了全市梯田化建设的健康发展。2006年,全市梯田建设总计投工3.02亿个,动用土石...[继续阅读]
武山县桦林沟流域万亩梯田建设桦林沟地处武山县西部边缘,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山大沟深,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年流失水土每平方公里达5500吨。1987年发生的山洪泥石流灾害,导致流域内桦林乡天局村村庄被毁,死亡人数达87人的重...[继续阅读]
监督执法机构及人员20世纪80年代中期,天水市大规模的经济开发得到较快发展。由于开发、建设中曾一度忽视水土保持,造成人为水土流失日益加剧。自1991年《水土保持法》颁布并实施,水土保持在加强治理的同时,开始重视预防监督...[继续阅读]
2000年5月甘肃省人民政府正式发布了《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通告》,明确全省重点防治区的划分,确定了主要防治任务。天水市、县(区)政府结合各自实际,制订了操作性较强的地方配套规范性文件和监督管理制度,根据水土流...[继续阅读]
水土保持方案审查审批生产建设单位和个人的水土保持方案报告是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管理工作的核心。1992年天水市各级水保部门在水土保持预防监督执法试点达标期间,先后建立健全了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制度;按照“谁开发、谁保护...[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