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新派在地方上推行新政以湖南为最著,因此新旧之争也最激烈。湖南巡抚陈宝箴与其子陈三立,联合时任湖南按察使黄遵宪、学政江标,翰林院庶吉士熊希龄和时任翰林院编修督学湖南的徐仁铸,共同在湖南推行新政。他们邀请在上海...[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维新派在地方上推行新政以湖南为最著,因此新旧之争也最激烈。湖南巡抚陈宝箴与其子陈三立,联合时任湖南按察使黄遵宪、学政江标,翰林院庶吉士熊希龄和时任翰林院编修督学湖南的徐仁铸,共同在湖南推行新政。他们邀请在上海...[继续阅读]
湖广总督张之洞在维新运动中的作用十分复杂,他是洋务救国的重要人物,在武汉办织布局、缫丝局、钢铁厂。震惊于甲午战败的丧权辱国,他开始支持康梁变法,1895年康有为在京师设强学会,他赞助资银五千两;又出资一千五百两,为康有...[继续阅读]
《女学报》的女主笔自傲地将女学会、女学堂、女学报比喻为繁茂兴盛,开花结果的一株新生果树,但这株屹立在中西文化碰撞和交融之地上海的新树,终于禁不住北方吹来的肃杀狂风,逐渐枯萎了。女学堂开塾时,起初形势大好,是年四...[继续阅读]
从中外女权运动的历史来看,女性只有参加社会运动,才能在运动中提高自身的觉悟。法国的《女权宣言》,是妇女参加法国大革命的产物,美国妇女参加废奴运动,才有1848年号召男女平等的《情感宣言》。中国情况与欧美不同,甲午战争...[继续阅读]
戊戌维新,不仅是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而且是一场启蒙运动。启蒙有破有立,破旧礼教,旧风俗,才能启平等、自主、自由思想之蒙。从康梁一派来说,康有为在25岁时(光绪八年)在上海“大购西书以归”,此后即“大讲西学,始尽释故见”...[继续阅读]
戊戌女权运动是近代中国第一次中西文化交流的产物,在两者的拼撞、融合中,体现了其启蒙的特点。梁启超曾对“启蒙期”作了解释,他说在这一时期,是“对于旧思潮初起反动之期也”,而“反动者,凡以求建设新思潮也。然建设必先...[继续阅读]
严复的《天演论》译本自1898年初刻本行世后,虽轰动一时,但由于百日维新失败,严复差一点被劾获罪,《天演论》的影响在次年就似乎烟消云散了。然进入二十世纪后,八国联军攻陷京师和《辛丑条约》的签订,列强瓜分中国的行动加速...[继续阅读]
马君武(1881—1940),广西桂林人。早先名贵公。1901年至上海,同年至日本东京留学。1902年摘要翻译了《斯宾塞女权篇达尔文物竞篇合刻》,由少年中国学会在日本印行。马君武当时倾向康、梁维新派,向梁启超办的《新民丛报》投稿,这篇...[继续阅读]
马君武在翻译了《女权篇》后次年,1903年4月,他在《新民丛报》上译介了西方女权主义另一篇名著,弥勒约翰的《女人压制论》(Thesubjectionofwoman)①。弥勒约翰(JohnStuartMile1806—1873),英国哲学家、经济学家。他的《女人压制论》力主妇女...[继续阅读]
西学东渐的逐渐深入,又表现为传教士开始积极地传播西方男女平权的思想,以及积极地与中国绅商合作,推动教会组织的天足会向沿海和内地发展。传教士西学传播的主要阵地为上海的《万国公报》,如前所说,其主要人物为英国传教士...[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