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婺源傩舞演出习俗

    婺源傩舞活动时间一般都在春节期间开始,至清明谷子下水前结束。但各班均有自己的规定,如长径村驱傩神班每年首场演出在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开始,在程文著的“堂屋”(各姓氏的分支宗祠)里进行。这场演出,傩班所有节目都全部......查看详细>>

标签:婺源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四、婺源傩舞活动仪式

    婺源傩舞不但在起始和结束时有各种“开箱”、“封箱”等仪式,而在“开光”、“授艺”时亦有其独特的定规,这些仪式和定规,各班代代沿袭,不可违拗,否则就有“灾祸降临”。“开箱”,有的叫“开橱”(因用橱子存放面具)。长径村......查看详细>>

标签:婺源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五、婺源傩舞面具与服饰道具

    面具是傩舞表演中的一大特征,最早起源于原始先民自我保护,迷惑、恫吓和战胜猛兽的一种美化艺术,也是区别各种图腾的重要标志。婺源傩面具,据段莘乡庆源村艺人方银盛说,在早期传入的铜、鬼、狮三班均是铜面具,大约在清初时......查看详细>>

标签:婺源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六、婺源傩舞音乐唱腔

    婺源傩舞音乐,遵循舞止曲终的伴奏规律。主要有“打击乐”、“曲牌”和“唱腔”三大部分。伴奏乐器以鼓、锣、钹、小锣、小钗为主,丝弦乐偶尔用之。盛婕女士在“江西省傩舞的介绍”一文中载:“庆源乡有些节目更接近舞剧形......查看详细>>

标签:婺源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七、婺源傩舞风格特点

    婺源地处皖、浙、赣三省交界之地,春秋时属吴,后属越。战国时属楚,秦时属鄣郡,汉改丹阳郡。浙岭至今还保留有当时“吴楚分源”界碑。据中云善山的石器、古陶等考证,远在四千多年前,境内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由于地理环境......查看详细>>

标签:婺源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八、婺源傩舞传承复兴

    由于部分傩舞长期以来与目连戏共班同台演出,他们既跳傩又唱目连戏,相互影响,造成一些服装、道具的混用,动作与内容均夹杂着某些戏剧成分,所以当地群众又称傩舞为“舞鬼戏”。傩舞是我国古代举行驱鬼逐疫仪式时跳的一种舞蹈......查看详细>>

标签:婺源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附录:婺源县傩舞节目调查表

    乡镇名称傩舞节目名称备注秋口镇长径村傩舞剧团《开天辟地》《魁星点斗》《丞相操兵》《土地巡逻》《夜叉打旗》《刘海戏金蟾》《舞小鬼》《双猴捉虱》《猴子偷桃》《太阳射月》《孟姜女送寒衣》《打松鼠》《带回》《四......查看详细>>

标签:婺源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婺源茶艺的形成及其源流

    地处赣、浙、皖三省交界的婺源,唐开元二十八年(740)建县,县域面积2947平方公里,地跨北纬29°01′~29°35′,东经117°22′~118°11′。全县地形东北高,西南低,平均海拔在100米~150米之间。婺源北、东与安徽休宁和浙江开化交界一线,巍......查看详细>>

标签:婺源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受地方茶文化浸润的婺源茶艺

    婺源的茶文化,根植于民间社会生活的沃土,在其历史发展进程中,以一种民间文化形态,经久地浸润着婺源茶艺的孕育、形成,以及丰富与发展。茶艺,是一种生活艺术,扩展开来,每一位爱茶品饮者,都称得上是茶艺家。婺源茶艺的特质是......查看详细>>

标签:婺源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三、婺源茶艺的经典演绎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国各地茶文化研究风生水起,中华茶文化开始走上了复兴之路。婺源是著名的传统绿茶产区,茶文化遗产丰富多彩。受朱熹思想的影响和“徽文化”的浸润,婺源的茶文化有着独特的地域色彩。1990年12月,为配合《江......查看详细>>

标签:婺源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科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