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变学是研究物质流动和变形的科学,它是一门起源很早而又发展迅速的学科(何平笙,1997;中川鹤太郎,1989;王振东,2001)。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早在2000多年前就对流变学有了一定的认识(周彦豪,1988)。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名言“万物...[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流变学是研究物质流动和变形的科学,它是一门起源很早而又发展迅速的学科(何平笙,1997;中川鹤太郎,1989;王振东,2001)。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早在2000多年前就对流变学有了一定的认识(周彦豪,1988)。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名言“万物...[继续阅读]
香肠构造也称布丁构造(Boudinagestructure)(图1-1),总体上,它是在不同性质的岩石相间成层,相互之间具有明显韧性差异的条件下,受到顺层伸展作用而形成的一种构造,其剖面形态似香肠,因而取名石香肠。关于香肠构造的形成作用,一般认为...[继续阅读]
香肠构造是一种典型的大型线理构造,因含有丰富的流变学信息而引起了众多研究者的关注;构造流变计作为构造地质学前沿课题之一,也倍受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香肠构造流变计研究”(No.49972068)、国家自然...[继续阅读]
本书由曾佐勋、吴林波、徐云峰统编,编写分工如下:序和前言由曾佐勋执笔;第一章由曾佐勋、吴林波执笔;第二章由吴林波、曾佐勋、徐云峰、蔡永建、刘富、储玲林、樊光明执笔;第三章由徐云峰、曾佐勋、吴林波、吴武军、蔡永建...[继续阅读]
香肠构造由比利时人Lohest等(1908)首次系统化论述,用来描述比利时巴斯托尼(Bastogne)地区夹在下泥盆统页岩中酒桶状展布的石英砂岩,而这一现象之前Ramsay和Salter(1866)已经大略观察与描述过。从那时起的100多年来,香肠构造的研究取得了...[继续阅读]
梯形香肠构造香肠体的形态反映出其由能干层经脆性破裂变形而成,属于脆性香肠构造范畴。马杏垣(1965)在北京西山首次报道该类石香肠构造,并做了几何形态学及岩石学分析。本节以课题组在鄂东南铁山地区新发现的成层分布、形态...[继续阅读]
Malavieille和Lacassin(1988)在美国犹他州—内华达州交界处盆岭省东部变质核杂岩体的韧性剪切带中发现了一种双凹形石香肠,并称之为“骨节状香肠构造”(图2-12)。湖北铁山地区发育有国内外已经报道的所有不同类型的骨节状香肠构造...[继续阅读]
不对称骨节状香肠构造作为骨节状香肠构造中的一种亚类,除了具有它们的一些共性以外,最独特之处在于其骨节缝脉体总体斜交于层面(图2-23),这一特点反映了其独特的变形成因机制,也造就了其对剪切方向的指示意义。本节拟运用惯...[继续阅读]
鱼嘴构造(也称鱼嘴状香肠构造)是香肠构造类型中较为独特的一种,因在XZ剖面上近似于鱼嘴的形态而被形象地称为鱼嘴构造,并可进一步细分为对称型和不称型鱼嘴构造两个亚类。湖北铁山地区三叠纪地层中的香肠构造种类丰富、形...[继续阅读]
Cloos(1947)提出了不对称石香肠构造,并对其野外露头作了详细描述。此后,不对称石香肠构造一直被用作岩石剪切方向的判据。特别是在中、高级变质岩的低应变区,不对称石香肠是唯一可能找到的判别标志。本节从几何形态学、物理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