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子标记方法的种类广义分子标记包括同功酶标记和DNA分子标记两大类。狭义的分子标记则专指DNA分子标记。同功酶标记是早期应用的分子标记方法。由于蛋白质多态性有较严格的组织特异性和发育阶段性,蛋白质或同功酶较不...[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一)分子标记方法的种类广义分子标记包括同功酶标记和DNA分子标记两大类。狭义的分子标记则专指DNA分子标记。同功酶标记是早期应用的分子标记方法。由于蛋白质多态性有较严格的组织特异性和发育阶段性,蛋白质或同功酶较不...[继续阅读]
基因工程指利用花粉管导入、根癌农杆菌转化或基因枪等方法,将供体外源基因导入到受体植物细胞,借助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再生得到转基因植株的育种方法。其突出特点是能打破物种间的生殖隔离,有望得到受体植物不具备的全新性...[继续阅读]
分子标记技术可以通过两种途径辅助作物遗传改良:①根据分子标记获得有关遗传多样性和杂种优势的信息选择亲本;②将分子标记技术用于具体的选育程序。利用形态学基因与分子标记间的紧密连锁,对目的基因行正向选择和对目的...[继续阅读]
按照传统的看法,高等真核生物的体细胞变异几率很小,约为10-6,但大量的研究报道表明高等植物的细胞或组织在离体培养中可能诱发变异。1981年Larkin和Scowcroft在综述这方面研究时把细胞培养诱发的变异定义为体克隆变异(somaclonevari...[继续阅读]
在玉米杂种优势利用中,不同亲本间杂交组合产量表现存在很大的差异,于是便产生了亲本配合力的概念,亲本种质配合力的高低是杂交种选育成败的关键。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讲,玉米种质配合力的研究产生于杂交组配的育种实践。美国...[继续阅读]
(一)杂种优势群的概念杂种优势群的早期概念来源于玉米育种者组配杂交种的经验,尤其是20世纪30~40年代美国玉米育种家组配双交种的经验。通过对大量双交种组配方式的的分析,特别是对当时应用广泛的Iowa939〔(L289×I205)(Os420×Os4...[继续阅读]
前苏联学者杜比林(H.П.ДУбИИН,1971)指出:“将来在遗传上控制杂种优势的一个极重要的问题,是固定产生杂种优势的杂种基因型。在这种情况下,杂种复杂的良种繁育就消失了,并且作物产量的提高要比现在系间杂交所达到的高许多倍...[继续阅读]
在真核生物的进化过程中,有性生殖产生的基因重组成为物种进化适应的重要动力,而种间或种内杂交不亲和也是生物进化中的普遍现象。种间杂交不亲和,导致不同程度的生殖隔离,维系着生物界的有序进化;种内杂交或异交不亲和则是...[继续阅读]
在玉米种内亚种间、种族间乃至品种间存在某种程度的异交不亲和性,有趣的是玉米花粉与其他一些物种的花丝间并不存在不亲和障碍(图2-33)。玉米花粉的这一特性,使植物育种家得以用玉米与其他一些植物远缘杂交,从而诱导单倍体...[继续阅读]
尽管存在不同程度的生殖隔离,生活在同一生境或相邻生境的植物种间、种内各亚种或种族间,以及各种族不同种群间,也有可能因天然杂交而产生基因交流,基因可能在彼此间相互流动,这一机制在自然条件下,促进了物种的进化或退化...[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