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环境资源与作物生产潜力1.光能生产潜力植物生产系统通过其自身的生理生化活动,将输入的太阳光能和水、二氧化碳及其他物质转化为碳水化合物。若不计各种植物对温、水、土等环境因子需求的限制,太阳光能的地理分布即是...[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一)环境资源与作物生产潜力1.光能生产潜力植物生产系统通过其自身的生理生化活动,将输入的太阳光能和水、二氧化碳及其他物质转化为碳水化合物。若不计各种植物对温、水、土等环境因子需求的限制,太阳光能的地理分布即是...[继续阅读]
(一)玉米的生长发育与生产潜力1.玉米的生长发育玉米的生长发育与其他禾本科作物相似,分为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个阶段。为方便田间观察和应用,美国依阿华州立大学和推广中心用Vn记载玉米营养器官生长进度,V为英文vegetative的第...[继续阅读]
绿色植物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自养生物,也是地球生态系统中的初级生产者。植物的生长发育取决于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两大生命活动。在光合作用中,植物通过羧酸循环固定CO2把太阳能转化为同化产物——碳水化合物的化学能,又通...[继续阅读]
公元16世纪至20世纪40年代末,玉米引入云南之初,多为零星种植,用做童稚消闲食品,故有“大麦、小麦、燕麦三种植于陆地,玉麦植于园中,似芦而矮”之说(《云南通志》,1835年刊本)。自明嘉靖、万历以降,随着屯田垦殖再次兴起,大量移...[继续阅读]
云南玉米生产历史悠久,种植面积自20世纪50年代后增长幅度大,90年代中期以来已成为第一大作物。然而玉米单产的提高却十分缓慢,20世纪末以来一直徘徊于4000~4500kg/hm2,总产425万t左右。资源、市场和生态环境的约束十分突出。1.资源...[继续阅读]
云南地处低纬高原,39.4万km2国土面积中,高原(山原和丘原)占了10%,山地占了84%,地势较为平坦的山间盆地(云南俗称坝子)和河流阶地不足6%。在500余万hm2耕地中,2/3为坡耕地。云南自公元前5000多年前农耕文明发端,尤其是西汉末年引入灌溉...[继续阅读]
唐嗣爵、相金辉(1992)以云南“立体农业”地貌的层、块结构为基础,依据发展玉米生产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相一致的原则,结合玉米的生物学特征特性及种植制度的演变,把玉米种植划分为四大玉米生态区:Ⅰ.滇东北温凉玉米区...[继续阅读]
应当看到,一定时期内作物布局往往与各别作物种植区化不尽一致,作物布局常受到该时期社会需求及人们对环境资源和作物本身的认识所左右。不难理解,玉米、水稻、小麦都是具有广泛适应性的世界性大宗作物,就气候资源而言,玉米...[继续阅读]
如上所述,当今农业已远非传统自给农业可比,一方面综合生产能力有了大幅提高,另一方面受资源、市场、生态环境的三重约束日趋加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产品已不是单纯的产品,而成为了商品。云南农民从农产品经营的实践中总...[继续阅读]
(一)20世纪云南玉米种植制度的变迁云南玉米种植面积占旱耕地的56%。20世纪50年代以来,玉米种植方式发生过两次大的变革,第一次变革始于50年代中期,结束于60年代后期,主要内容为改传统的玉米混作制(mixturecropping)或单作稀植为密植...[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