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是随着人的活动而东西传播的。祆教图像的传播,正是随着粟特人的东迁而进入中国的。粟特绘画艺术向中原的传播,在南北朝甚至更早以前就已开始。姜伯勤先生认为,在中国美术史上,实际上存在一个由粟...[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图像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是随着人的活动而东西传播的。祆教图像的传播,正是随着粟特人的东迁而进入中国的。粟特绘画艺术向中原的传播,在南北朝甚至更早以前就已开始。姜伯勤先生认为,在中国美术史上,实际上存在一个由粟...[继续阅读]
近年来,西安等地陆续出土了多处的祆教墓葬,葬具上丰富多彩的系列图像展示了入华粟特人的生活习俗、神话信仰,以及服饰用具等。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1999年出土的太原隋代虞弘墓[]、2000年出土的西安北周安伽墓以及2003年出土的西...[继续阅读]
根据文献和考古材料显示,学界普遍认为波斯本土的琐罗亚斯德并无偶像崇拜的痕迹。而粟特人所信仰的祆教系统却流行祆神崇拜。林悟殊先生指出:“是否有偶像崇拜,便是九姓胡祆教与萨珊波斯琐罗亚斯德教的一大不同了。”[1]祆...[继续阅读]
史君墓石椁东壁刻画的是墓主人接受审判,通过钦瓦特桥,升入天国的场景。这属于祆教教义的范畴。琐罗亚斯德教主张善恶因果报应,他们相信人死后,其灵魂在四天内仍在死者的头部徘徊,回忆和反省其毕生所有的思想言行,到第四天...[继续阅读]
粟特人墓葬美术中最常见的图像之一就是商队,这在安伽、史君、虞弘墓出土的石质葬具上,以及各博物馆散存着的石棺床、石榻等粟特人的葬具上,几乎都可以发现表现粟特商队的画面。在安伽墓的正面屏风左起第五幅画面下半部分...[继续阅读]
魏晋南北朝虽然在政治上并不是一个安定统一的时期,但是却因为民族大迁徙而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局面。民族的融合与文化的交流是齐头并进的。西域胡人的东迁,带来了他们的风俗文化和宗教。西域的音乐更是以其独具风情的特色...[继续阅读]
音乐和舞蹈本来就是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正如向达先生所云:“隋唐以来之西域乐,大率乐与舞不相离。”[1]因此,在粟特音乐传入中原的同时,粟特舞蹈也随之传了进来。长久以来,我们对粟特人舞蹈最初的认识是从史籍和唐诗中得来...[继续阅读]
在安伽墓和史君墓的石刻图案中,大部分出现的人物皆深目高鼻,有的还有络腮胡须和八字胡须,着紧身窄袖衣,所以大部分都是胡人的外貌特征。但细看之下,也会发现普遍存在两种体貌特征的人物,一种是剪短发,头发卷曲,发梢可到颈后...[继续阅读]
琐罗亚斯德教主张善恶因果报应,他们相信人死后,其灵魂在四天内仍在死者的头部徘徊,回忆和反省其毕生所有的思想言行,到第四天早晨,灵魂将进入“钦瓦特桥”(theChinvatBridge),在桥上有两只狗守护在两侧,帮助审判灵魂,善的灵魂由一...[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