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主义学派代表人物有:彼得·德鲁克,主要作品有《管理实践》、《有效的管理者》、《管理——任务、责任、实践》等;欧内斯特·戴尔,代表作《伟大的组织者》;艾尔弗雷德·斯隆,事业部管理体制的首创人之一;威廉·纽曼,哥伦比...[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经验主义学派代表人物有:彼得·德鲁克,主要作品有《管理实践》、《有效的管理者》、《管理——任务、责任、实践》等;欧内斯特·戴尔,代表作《伟大的组织者》;艾尔弗雷德·斯隆,事业部管理体制的首创人之一;威廉·纽曼,哥伦比...[继续阅读]
系统管理学派盛行于20世纪60年代,侧重以系统观点考察组织结构及管理基本职能,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弗理蒙特·卡斯特(F.E.Kast)和罗森茨威克(J.E.Rosenzweig)。系统管理学派的主要观点: (1) 组织作为一个开放的社会技术系统,是由五个不同的...[继续阅读]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许多运筹学家、统计学家、计算机学家和行为科学家都力图在管理领域寻找一套科学的决策方式,以便对复杂的多方案问题进行明确合理的选择。决策理论学派是以社会系统论为基础,吸收了行为科学和系统论...[继续阅读]
管理科学学派,也称计量管理学派、数量学派。该学派始于1939年由曼切斯特大学教授帕特里克·布莱克特(Patrick·Blackett)领导的运筹学小组,埃尔伍德·斯潘赛·伯法(Elwood S.Buffa)是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管理科学其实就是管理中的一种...[继续阅读]
权变理论学派是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经验主义学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管理学派,该学派认为没有一成不变的、普遍适用的最佳管理方式,必须根据组织内外环境自变量和管理思想及管理技术等因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灵活地采取相应的...[继续阅读]
1.企业战略研究的起源及两大主要流派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著名管理学家钱德勒出版了《战略与结构:工业企业史的考证》,首开企业战略问题研究之先河。钱德勒在这本著作中,分析了环境、战略和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了“结构追...[继续阅读]
企业文化研究发起于日本,形成于美国。1981年,威廉·大内所著的《Z理论——美国企业如何迎接日本的挑战》的出版标志着企业文化研究的诞生。随后,一系列研究企业文化的著作问世,比较有影响力的有:理查德·帕斯卡尔和安东尼·阿...[继续阅读]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已不是企业经济增长的“外生变量”,而是内在核心因素,知识资源关系到企业的兴衰存亡。因此,创建学习型企业,已成为每一个企业不断适应变化、战胜挑战、在竞争中赢得有利地位的必然选择。1992年...[继续阅读]
1993年,美国学者迈克·哈默与詹姆斯·钱皮出版了《再造企业》。1995年,钱皮又出版了《再造管理》,较早地提出了“企业再造”理论。“企业再造”就是重新设计和安排企业的整个生产、服务和经营过程,使之合理化。通过对企业原来...[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