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世纪西方理论的发展中,我们发现,语言这个概念如前所述具有十分复杂而又多维的意义。一方面,语言可以说是人类用于交往的一种具体方式手段和媒介形态,是语言学研究要关注的具体对象;另一方面,语言更是一个隐喻,象征着人...[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在20世纪西方理论的发展中,我们发现,语言这个概念如前所述具有十分复杂而又多维的意义。一方面,语言可以说是人类用于交往的一种具体方式手段和媒介形态,是语言学研究要关注的具体对象;另一方面,语言更是一个隐喻,象征着人...[继续阅读]
根据研究侧重点的不同以及研究任务和研究使命的差异,美国语言哲学家查尔斯·莫里斯(Charles William Morris)1938年在《符号理论基础》(Foundation of the Theory of Signs)一书中以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提出的语言符号学为基础,认为符...[继续阅读]
在西方理论的话语转向中,“话语”(英文为Discourse)作为一个关键词被凸显了出来,而且这个词近年来已经溢出了语言学和语言哲学领域被人文社会科学等其他学科广泛使用,在原本意义上延伸出了很多其他的内涵。因此,要给它下一个...[继续阅读]
就目前西方学术界的研究现状来说,对于话语问题的讨论基本上发展出两条互为关联但又区别较大的路径:其一,是对具体话语现象的剖析和研究,以英国的批判语言学派和法国的皮乔克(Michel Pecheux)等为代表,主要运用阿尔都塞等左派理...[继续阅读]
旅美学者刘康曾经在《对话的喧声—— 巴赫金的文化转型理论》中认为:“语言问题是巴赫金理论的核心问题,也是当代文论中争论的焦点。”①对于巴赫金而言,这个判断无疑是中肯的。在《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哲学》中,我们发现巴赫...[继续阅读]
巴赫金对以索绪尔为代表的抽象客观主义的批判与反思也是在对它的主要观点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展开的。巴赫金认为,如果以个人主观主义的观点为参照,那么抽象客观主义与个人主观主义的语言观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正题与反题的关...[继续阅读]
巴赫金在对当时盛行的个人主观主义与抽象客观主义的语言哲学思想进行了双重批判之后,准备建构自己的语言哲学。但路在何方?是不是将他所批判的对象进行折中综合呢?巴赫金否定了这条道路:“我们认为,这里,就像到处一样,真理...[继续阅读]
在巴赫金看来,只要语言进入交际中成为话语,那就具有对话性,“话语总是要求有人聆听、有所反响,并不停留于最直接的理解,而是在开拓一条愈来愈远、没有止境的道路”③。巴赫金在话语中注入了语言学模式中排斥的主体,认为话...[继续阅读]
所有的话语具有对话性这是无可置疑的。但是,这种对话性的无可置疑主要是从话语的内在性的视角来审视的。也就是说,不管是何种体裁、何种用途的话语都具有内在的对话性。无论是科学话语、日常话语,还是艺术话语,都是如此。...[继续阅读]
巴赫金在批判中建立了自己的超语言学哲学思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认为对话性是话语的本质属性。在巴赫金的“超语言学”话语理论中,我们可以发现话语的对话性是巴赫金语言哲学思想的基本内核。在日后的相关学术研究中,巴赫...[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