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甲骨文的发现及文化意义

    先说甲骨文的发现。甲骨文的发现颇有传奇色彩。清末光绪二十五年(1899)秋,山东福山人王懿荣在北京患疟疾,太医给他治病的药方中用了一味常用的中药“龙骨”。王氏家人按药方去宣武门外菜市口一家百年老中药店达仁堂购药。王...查看详细>>

标签:中国书法文化大观

2. 书法艺术视野中的甲骨文

    随着甲骨文研究的展开,一些学者在研究中以其深厚的书法艺术修养和功力,或摹写临书,或集字而作,使原来自然形态的甲骨文字体蜕化成了自觉艺术意识之中的一种“新书体”。著名甲骨文研究者孙诒让、罗振玉、商承祚、容庚等...查看详细>>

标签:中国书法文化大观

1. 泥沙和青铜的结晶

    青铜器种类很多,以礼器和乐器最为常见,礼器以鼎为最多,乐器以钟为最多,所以金文又叫钟鼎文。钟鼎的使用有一整套礼制规格,古人称之为彝器,故金文又叫彝器文字、吉金文字。钟鼎是权力和财富的象征,属王者和贵族所有,器物上的...查看详细>>

标签:中国书法文化大观

2. 礼仪文化中的金文

    金文依附在青铜器上,而青铜器既是功用的器皿又是礼仪文化的载体,所以金文也具有功用性和礼仪文化性,严格地说并非呈独立形态的书法。金文的文字内容比甲骨文更丰富,从殷商器上的一、二字到西周春秋器上的数百字,记录了祭典...查看详细>>

标签:中国书法文化大观

3. 金文的相对独立性

    金文书体视觉形象特征不能不把铸造工艺过程和器形、花纹的特征结合进去考察,否则难以深切地知其所以然。金文内容的记实性和礼仪性,以及礼器的使用的庄严性,也对金文书体起着潜在的制约作用。在指出这些金文书体依附于青...查看详细>>

标签:中国书法文化大观

1. 篆书和秦文化

    古体书何以名为“篆”?裘锡圭说:“秦代大概只有‘篆’这种字体名称。《说文》训‘篆’为‘引书’,其义不明。‘篆’跟‘瑑’同音,‘瑑’是‘雕刻为文’的意思(《汉书·董仲舒传》颜师古注。‘文’指花纹、纹样),古代‘篆’...查看详细>>

标签:中国书法文化大观

2. 小篆的基本特征及其风格流变

    小篆跟甲骨文、金文等大篆相比,具有以下基本特征。字形修长。无论笔画多寡,字形结体均书写成长方形,而且竖画向下伸引,构成上密下疏的视觉错感。这种修长的形体审美特征,似乎与人体的形态审美特征有着潜在联系。人的体形也...查看详细>>

标签:中国书法文化大观

1. 隶书的起源及其文化背景

    隶书之名最早见于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秦)始造隶书矣,起于官狱多事,苟趋省易,施之于徒隶也。”许慎《说文解字·叙》:“秦始皇初兼天下,……大发吏卒、兴戍役,官狱职务繁,初有隶书,以趋约易,而古文由此绝矣。”长期...查看详细>>

标签:中国书法文化大观

2. 隶书的文化个性

    隶书之称,按《汉书·艺文志》解释:“徒隶之书。”隶书又称佐书,这是因为汉代官府里从事文书工作的官吏是书佐和史,他们用隶书,便因此而得佐书、史书之称。这是从隶书书体的使用者的身份来解释。吴白匋认为隶书并非为秦吏、...查看详细>>

标签:中国书法文化大观

3. 隶体的历史进程

    隶体跟其他书体一样有其自身的发展演变过程,从而表现为不同时期的隶体风格。不同时期的隶体风格,是不同时期的文化审美倾向的表现,但各书体之间的互为影响也曾作用了这种风格演变。也就是说,篆、隶、草、行、楷五大书体...查看详细>>

标签:中国书法文化大观
词 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