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于右任的“北碑至上”与蜕变于行草

    作为辛亥革命的元老,于右任给我们首先留下了两方面的印象:第一,他生于清末,投身革命,虽少时读经史诗文,但从总体上看应该比吴昌硕、沈曾植、康有为等人低一辈,当然也绝然有别于遗老们的年龄阶层与学问阶层。1903年他25岁时中......查看详细>>

标签:现代书法

第二节 “标准草书”运动之得失

    1932年,于右任在上海发起组织了“标准草书社”。选择草书标准化作为书法开拓的契机,应该被看做是民初以来时风使然。如本书导论中提及:在当时强调文字改革、文字拉丁化的激进思潮,到了20世纪30年代并未有完全消歇,相反地倒大......查看详细>>

标签:现代书法

第三节 方法论的启示

    如前所述,“标准草书”的目标实在微不足道,但它的方法论价值却显而易见。我们从“标准草书”运动中看到了一种崭新的活动模式——既不同于古代文人雅集品茗论艺的方式,也不同于吴昌硕一代以展览先行并广收门弟子的方式。......查看详细>>

标签:现代书法

第一节 沈尹默的个人成就

    在书法活动的资历方面,沈尹默无疑是后起者。至少,当他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以白话诗驰骋文坛时,他对书法不甚了了。当北大校长、成为文化名人的风云际会并没有给他带来书法上的便利。自幼秉承家训、刻意欧赵的结果,是换来......查看详细>>

标签:现代书法

第二节 沈尹默集群中的代表人物

    从沈尹默于1932年举办个人书展,到1943年他写出第一篇书论《执笔五字法》,他可以说是经历了一个从一般文化人到专职书法家的转变历程。在他本人完成这种蜕变之时,他的周围已经聚集起一大批人才,如乔大壮、汪东、曾履川、章士......查看详细>>

标签:现代书法

第三节 余论:关于文化素养

    完全可以想象,当沈尹默从重庆返回上海时,聚集在他周围的书家(包括他自己)并没有很强的使命感。他们想得更多的是吟诗作赋,书法还是余技而已——这虽然是个不太理想的观念起点,但却是比纯实用观念高一层次的起点。有如文字......查看详细>>

标签:现代书法

第一节 特定的时代背景

    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经过洗礼的中国学术界百废待兴。随着时代的推移,一批既有古典学问,又具有新思想的学问家涌现于时。我们在这一代学者中看到两种类型,一种如章太炎,既是国学大师又决绝反对帝制,前者表明他的深厚文化根......查看详细>>

标签:现代书法

第二节 学者书家中的几个类型

    学者书家中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研究金石考据古文字学的旧学型;二是研究诗词文学之类的文学型;三是从事于出版、编辑、教育事业的社会型。三种类型各有不同,所反映出的书风特征也不同,但与书法家(鬻书者)的单一形象都有......查看详细>>

标签:现代书法

第一节 五种个性化尝试模式

    我们在此处提出五种尝试模式,它们分别以五位书家作为代表。检讨一下这五位书家何以都追求个性化风格形式,而他们又因为不同遭际、不同出身、不同性格、不同兴趣或专攻,种种区别,找到了各自相异的发展轨道,我想应该是很有意......查看详细>>

标签:现代书法

第二节 关于“启示”的启示

    五种不同的启示模式已如上述。在叙述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研讨内容,它对于理解民国时期书法“创新”——个性化尝试有着直接的意义。首先,从齐白石的性格型到李叔同的哲学思考型再到徐生翁的心态型,我们看到了一......查看详细>>

标签:现代书法
科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