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康僧铠的佛典翻译

    关于康僧铠,目前所知不多,尤其是关于其国籍的记载也有可疑之处。慧皎《高僧传》卷一《昙柯迦罗传》记载:“时又有外国沙门康僧铠者,亦以嘉平之末,来至洛阳,译出《郁伽长者》等四部经。”[1]费长房《历代三宝纪》卷五又说:“......查看详细>>

标签:佛教通史

2.昙谛的佛典翻译

    在昙柯迦罗之后,安息国沙门昙谛,长于律学,来华传播戒律。慧皎《高僧传》卷一《昙柯迦罗传》记载:“又有安息国沙门昙帝,亦善律学。以魏正元之中,来游洛阳,出《昙无德羯磨》。”[1]而大多数史籍则写作“昙谛”,关于其来华以及......查看详细>>

标签:佛教通史

3.白延、安法贤的佛典翻译

    曹魏高贵乡公时期又有西域僧人白延(帛延)到洛阳译经。僧祐《出三藏记集》卷二记载:“《首楞严经》二卷,缺。《须赖经》一卷,缺。《除灾患经》一卷,缺。右三部,凡四卷。魏高贵公时,白延所译出,《别录》所载,安公《录》先无其......查看详细>>

标签:佛教通史

1.维祇难、竺律炎的佛典翻译

    维祇难、竺律炎是合作翻译的,《出三藏记集》卷二记载很简单:“《法句经》二卷,右一部,凡二卷。魏文帝时,天竺沙门维祇难,以吴主孙权黄武三年赍胡本武昌,竺将炎共支谦译出。”[1]《出三藏记集》卷一三《安玄传》记载:“后有沙......查看详细>>

标签:佛教通史

2.支谦的佛典翻译

    与维祇难、竺律炎同时在吴地翻译佛典的是支谦。支谦是三国时期一位重要的佛教居士,对孙吴的佛教发展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支谦所译的经典及其数量,历来经录说法不一。东晋道安的经录里就著录了三十部,梁僧祐《出三藏记集......查看详细>>

标签:佛教通史

3.康僧会的佛典翻译

    赤乌四年(241)到达建业,至吴亡之年圆寂,康僧会在东吴传播佛教四十年,翻译经典是其重要的弘法手段,也是他对中国佛教的重大贡献之一。关于康僧会译经的数量,东晋释道安说僧会译有《六度集经》九卷、《吴品》五卷;僧祐在《出三......查看详细>>

标签:佛教通史

4.支彊梁接的佛典翻译

    支彊梁接,也作支疆梁接。东吴时期,支彊梁接在交州翻译佛教经典。隋费长房《历代三宝纪》卷五记载:“《法华三昧经》六卷,一本有‘正’字,祐云‘失译’。右一部六卷,高贵乡公世,甘露元年七月,外国沙门支疆梁接,魏言正无畏,于......查看详细>>

标签:佛教通史

四、佛典翻译思想

    三国时期,不仅是佛教经典翻译活动方兴未艾,而且在翻译理论方面也有开创之功。据传为东吴支谦所撰的《法句经序》,不但是中国佛教汉译佛典最早的译经理论文章,而且也被翻译学界誉为世界翻译史上最早的译学文献。被中国翻译......查看详细>>

标签:佛教通史

一、《四十二章经》的翻译和流传

    关于《四十二章经》的翻译,历代相传为东汉迦叶摩腾、竺法兰共译,然近代以来,有不少人怀疑本经是东晋时的中国人撰述,又因《出三藏记集》说本经为《道安录》所不载,故疑此经非汉时译。如梁启超在《四十二章经辨伪》一文中说......查看详细>>

标签:佛教通史

二、《四十二章经》的版本及其基本内容

    在确定《四十二章经》确实是一部早期汉译的佛教经典之后,须对流传于世的《四十二章经》的版本源流及其基本内容作一说明。汤用彤先生的一个重要研究结论是,《四十二章经》译本有二,且现存的译本已经被改窜,因而才备受怀疑......查看详细>>

标签:佛教通史
科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