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以上各节讨论的都是群体意义上的姓名与宗法、宗族的关系。本节则以个人名字为例证,说明宗族思想的表现。《白虎通义·宗族》称:“古者所以必有宗,何也?所以长和睦也。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通其有无,所以纪理族人...[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本章以上各节讨论的都是群体意义上的姓名与宗法、宗族的关系。本节则以个人名字为例证,说明宗族思想的表现。《白虎通义·宗族》称:“古者所以必有宗,何也?所以长和睦也。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通其有无,所以纪理族人...[继续阅读]
儒家思想是传统中国的主导思想。中国人的伦理道德观念系统中的基本概念,也主要来自儒家学派。一般地说,伦理道德讨论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特殊地说,伦理道德讨论的是处理父子、夫妇、长幼、君臣、尊卑、朋友之间具体关...[继续阅读]
从相当的意义上讲,名字是人的社会角色的称谓。而人的社会角色的最简明区分,是男性与女性。于是,我们看到,名字与性别之间饶有兴味的种种关联。首先,是男性与女性在名字的构成和使用方面的区别。王国维说,“据殷人文字,则帝...[继续阅读]
人取名字,就是为了给人叫的。但是,在某些特殊的场合,某些特殊的名字又是不能随便叫的。这种古怪的规矩,就是避讳。说到避讳,下面这个故事可谓尽人皆知:宋仁宗年间,有一个名叫田登的州官。元宵节来临,下属请示举行灯会等庆祝...[继续阅读]
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有三代、春秋、战国、秦等多种说法。但这多是佛教徒为了与道教争夺地位而编造出来的,不足为信。比较可靠的时间记载是:“(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博士弟子秦景宪,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授浮屠经。”...[继续阅读]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东汉顺帝(125—144年在位)时张道陵倡导的五斗米教,是道教定型化之始。信佛的僧尼有法名,信道的道士有道名。法名无姓,而道名可以无姓,也可以有姓。世界上形形色色的宗教几乎全都关心“人死之后如...[继续阅读]
宗教严格的教仪、教规,可能令许多人感到畏惧和不堪忍受,但是,宗教教义所蕴含的普世伦理精神,却对所有的人,都有吸引力和感召力。正因为如此,宗教观念比宗教信仰拥有广阔得多的精神市场。也正因为如此,许多不是宗教教徒的人...[继续阅读]
前些年,在“重写文学史”的喧闹中,有人给现代作家排座次,居然将长期担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的茅盾,摒于前十名之外。无论排名者搜罗多少种“理由”,这种“新观念”、“新思维”都是站不住脚的。“茅盾”,这不朽的名字,将永远...[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