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里勒台是蒙古语,其词根是忽里勒,有会、会议等含义。忽里勒台是举行会议或聚会的专用名词。有大忽里勒台和一般的忽里勒台之分。蒙古社会何时有这种制度,缺乏记载。起初是氏族全体成员参加商讨部族事宜的会议,到了11—1...[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忽里勒台是蒙古语,其词根是忽里勒,有会、会议等含义。忽里勒台是举行会议或聚会的专用名词。有大忽里勒台和一般的忽里勒台之分。蒙古社会何时有这种制度,缺乏记载。起初是氏族全体成员参加商讨部族事宜的会议,到了11—1...[继续阅读]
蒙古旧俗有氏族别乞制。别乞是部族里的长子系统的部族长,有“长子,长老,长者”的意思。巴托尔德在《蒙古入侵时期的突厥斯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一书中认为古代蒙古“别乞”就是“僧正”。部落联盟时期的别乞官有较...[继续阅读]
祖先祭祀,蒙古语叫作“斡卜哥德因塔齐剌噶”,是古人对祖先崇拜的产物,也是蒙古族原始宗教萨满教的一个重要的内容。灵魂不灭是萨满教对生命与死亡的世界观。犹如古代匈奴人有如下制度:岁正月,诸长小会单于庭,祠。五月,大会...[继续阅读]
血亲复仇制,蒙古语称“斡思·阿卜忽约孙”,它是古代游牧社会相沿已久的习惯,又是一种作为部落首领者的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世界上的很多民族在氏族社会阶段都有类似的情况,蒙古也不例外。古代蒙古人把复仇当作一种世代...[继续阅读]
蒙古语安答(Anda),有盟友或同盟者之意。古代蒙古社会有结拜安答的约孙或习惯。因为结拜安答时强调互相信任,所以为安答者要“一性命,不相弃,相依为命”①,而出卖安答的人将受到严厉的惩罚。结安答者可以是两个人,也可以是两...[继续阅读]
婚姻是家庭的前提,家庭是婚姻的基础。随着母系氏族社会解体进入父系氏族社会,人类社会的婚姻关系也由群婚制逐步趋向一夫一妻制。婚姻家庭和财产继承等诸情况受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制约。进入阶级社会以后,蒙古社会出现了...[继续阅读]
13世纪初,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民族共同体和统一的国家之前,蒙古高原上除蒙古部外,其他比较强盛的部落有:塔塔儿、克烈亦惕、汪古惕、乃蛮、蔑儿乞惕、弘吉剌惕(名称后辍惕表示多数)等草原部落和森林部落。其中克烈亦惕部与乃蛮...[继续阅读]
初创时期的大蒙古国除大汗外,主要还有札鲁忽赤(断事官)、万户长、千户长、百户长、十户长等行政官员。(一)大汗。在大蒙古国,大汗的权力高于一切,是统治集团的最高代表和体现者。他们认为,大汗的权力是“蒙哥·腾格里”(长生...[继续阅读]
千户的产生。千户是大蒙古国的军事组织和基本行政单位,是大蒙古国一项重要的统治体制,具有军政合一或兵民合一的特点。这是从突厥继承下来的一种社会组织方式。据《蒙古秘史》191节记载,在鼠儿年(甲子,1204年)与乃蛮部太阳汗...[继续阅读]
怯薛,蒙古语,是突厥语Kezik的音译,怯薛成员称怯薛歹,复数作怯薛丹。轮流值宿守卫之意,即禁卫军。怯薛由来已久,起源于草原部落贵族亲兵,带有浓厚的父权制色彩,后来发展成为封建制的宫廷官僚集团。如辽金时期,蒙古高原各部首领...[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