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多面体,尤其对主流话语所覆盖的正史而言,需要从背后来反观,这样才能理解那些被遮蔽的、侮辱的、损害的历史。鲁迅先生从满纸的“仁义礼信”中看到“吃人”二字也是反观的典型。这些档案就给了我们一个难得的反观机...[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历史是多面体,尤其对主流话语所覆盖的正史而言,需要从背后来反观,这样才能理解那些被遮蔽的、侮辱的、损害的历史。鲁迅先生从满纸的“仁义礼信”中看到“吃人”二字也是反观的典型。这些档案就给了我们一个难得的反观机...[继续阅读]
数字作为一种证据材料似乎更有“客观性”,更能说明社会的发展进步,这一做法在政府公文中较为常见,于今尤甚。在龙蟠档案中,这样的数字当然少不了,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的档案基本上以表格数字为主。其实,数字是一个怪圈,如果...[继续阅读]
在国家博物馆里有一张清朝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云南布政使发给丽江府鲁甸乡沙立目的开荒执照,以此来说明清朝时期边疆地区的生产经济发展状况。在这批档案中,也发现了一本乾隆年间的地契文书——《叁甲义田簿》。这本文书中...[继续阅读]
鲁南渡口在现在继红桥北边200米,曾家屯附近。曾氏与龚氏皆为内地汉族移民,开辟渡口后由政府派遣驻扎于此,龚家负责守卫,曾家负责查税登记、验证关文,所以有“文曾武龚”之说。从现有龚氏宗碑记载来看,龚氏是在雍正四年(172...[继续阅读]
在鲁南村老人印象中,214国道未建之前,鲁南渡口往束河的这条茶马古道上每天都有不少于40~50匹马从村中经过。村中也有赶马帮的,没有一个不与马打过交道,每个人都能讲出茶马古道的一些故事。一个马帮分为4~10个小支,一支有8~...[继续阅读]
清王朝覆灭,民国政权建立,在新旧政权交替期间,原来的三股水老渡口被废弛,渡口功能的丧失,使原来靠此谋生的官兵失去了生存基础,一些官兵逃回老家,一些与本地女子结婚后,落户于此;一些自发在此开荒以求自存;也有少部分落草为...[继续阅读]
龙蟠地处西南面向藏区的桥头堡,历史上一直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尤其是在旧社会,即使在和平时期也时常饱受土匪烧杀抢掠之苦。这一状况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平定藏区叛乱后才有了根本性的改变。图25 李怀先老人在讲述中鲁南...[继续阅读]
龙蟠庙会始于改土归流之后,主要是在忠义村、上新联(吉土古)、鲁南营盘三个村中轮流举办。上新联的庙会日期是农历的二月十五日,忠义村是在三月十五日,营盘是在二村之间的日期中择期决定。庙会期间,活动内容以物资交流为主...[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