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蟠有个石头城,城址就在土官村。土官村是龙蟠乡新联村委会所在地,距乡政府5公里。土官村因明代木氏土司在此设立土官而名,至今仍保留着传统的民居建筑,家家户户的墙基、围墙都是由石头垒筑而成,百余户宅院,抱团而聚,聚居面...[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龙蟠有个石头城,城址就在土官村。土官村是龙蟠乡新联村委会所在地,距乡政府5公里。土官村因明代木氏土司在此设立土官而名,至今仍保留着传统的民居建筑,家家户户的墙基、围墙都是由石头垒筑而成,百余户宅院,抱团而聚,聚居面...[继续阅读]
东巴村的纳西名为“东巴灿”,“灿”意为村,因历史上东巴辈出而名。东巴村在星明大村东北边,从村内214国道往东岔路口朝山脚下步行10多分钟就到了。东巴村住户近50户,皆沿山麓而居。这种居住模式在纳西族地区较为普遍,主要是...[继续阅读]
忠义村由纳西名“虑灿”(中村)演变而来,名称的演变折射出文化变迁历程。忠义村属龙蟠村委会,与乡政府只隔了2公里。龙蟠调查期间我们多次从村中经过,但一直未能深入村中。后来在龙华村了解和万华往事时,得知忠义村的杨翠桐...[继续阅读]
“和万华,我家人在你家当长工10多年,给过一分钱工资?这不是剥削贫下中农是什么?”“我有错!”“和万华,我家人给你家赶马帮,翻雪山时冻烂了脚,你不但不给治疗,还赶出了你家,落成了残疾。你坦不坦白?”“我承认是有此事。”…...[继续阅读]
相比于谛闻法师、诗僧妙明、藏传佛教高僧孙诺、巨商和万华,王煊显得默默无闻,既没有他们游历四方、博闻多识带来的名声在外,也没有他们在时代大潮中大起大落的传奇经历,他更多是隐没于金江一隅,像个抱残守缺的老农,平淡无...[继续阅读]
龙蟠是个经常遭遇“文化震撼”的地方,在阿喜也是如此。阿喜至今仍活跃着一个20余人的诗社,如果这是在高校或城镇中倒不足为奇,诗社所在地阿喜只是个不过千人、人均收入不到2000元的边地民族山村,就是这样一个边地农村的诗社...[继续阅读]
谛闻之名久已耳闻,民国时他写给方国瑜先生的信中提到的“道不行父母之邦”一句广为丽江文坛中人知晓,由此也记住了这个民国时期的纳西族高僧。但也仅此而已,至于他高在何处,写过什么,有何影响,一概茫然无知。后从《纳西族...[继续阅读]
“孙诺”一名在龙蟠民众中知之不多,但一说两家人村的“喇嘛得”[1](lamaqdeeq),大都能说出些故事来。孙诺喇嘛生于1910年,1999年去世,享年89岁,是近现代以来纳西族著名高僧之一。作为晚生,未能有缘相晤,只能做些力所能及的拾遗之事...[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