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搞活粮食流通,稳定粮食市场,促进粮食生产和深化粮食管理体制改革,国家在1991年度对粮食购销政策作了重要调整,其要点如下:1.继续实行粮食购销调拨包干办法。1991~1992年度,国务院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粮食包干指标,按1...[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为搞活粮食流通,稳定粮食市场,促进粮食生产和深化粮食管理体制改革,国家在1991年度对粮食购销政策作了重要调整,其要点如下:1.继续实行粮食购销调拨包干办法。1991~1992年度,国务院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粮食包干指标,按1...[继续阅读]
粮食价格改革是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核心,鉴于1993年时我国粮食市场发育程度还比较低,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很不平衡,市场化改革不能一蹴而就,国家提出逐步放开粮食价格和经营政策。1.保留粮食定购数量,价格随行就市。2.继...[继续阅读]
1.建立粮食收购保护价格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促进粮食生产的稳定增长。2.粮食收购保护价格的制定要以补偿生产成本并有适当利润,有利于优化品种结构、并考虑国家财政承受能力为原则。随着国家财力的增强...[继续阅读]
建立健全灵活的粮食吞吐调节机制以稳定市场,适时平抑粮价,稳定粮食市场,促进生产,保证供应;建立市场信息网络,密切注视市场动向,采取措施稳定市场,防止乱涨价;当市场粮价低于国家规定的收购价时,要求各地政府要组织粮食部门...[继续阅读]
1995年,为了加强国家对粮油市场的宏观调控,国务院决定加快对粮食部门原体制的改革,将粮食部门的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经营分开,建立两条线运行机制。根据《国务院关于粮食部门深化改革实行两条线运行的通知》(国发[1995]15号)规...[继续阅读]
1996年,我国粮食工作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粮食系统销售下降,导致经营性亏损猛增,粮食财务挂账日趋增多,给各级财政、银行造成很大负担;省际间调销不畅,有的粮食企业停止议价粮收购,部分地区出现粮食市场价低于定购价的趋势;粮...[继续阅读]
1998年11月份,国务院印发《当前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发[1998]15号),提出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要贯彻落实“三项政策,一项改革”。三项政策:一是严格按照保护价格敞开收购农民余粮,二是粮食收储企业实行顺价销售粮食,三是...[继续阅读]
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完善粮食储备管理体系,增强国家宏观调控能力,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大的意义。我国的粮食储备体系从1990年开始正式建立。1990年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家专项粮食储备制度的...[继续阅读]
2001年中央储备粮垂直管理体系建立后,我国的粮食宏观调控政策的进行了以下调整:1.进一步扩大中央储备粮规模。适当增加中央粮食储备规模,在2001~2002年两年内,通过新储备库装新粮和在产区直接收购,保证国家掌握充足的粮食调控...[继续阅读]
1.部分企业粮食库存账实差额较大。全国清仓查库中查出账实差率超过4%的县(市)有187个,账实差率超过5%的库点有522个。账实相差的主要原因有:(1)历年积累的损失、损耗中,尚有34.9亿公斤未作核销减账处理。(2)账务处理不及时,造成账...[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