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头摩寺位于中印度摩揭陀国波吒厘子城,为阿育王的国寺,(刘宋)求那跋陀罗译《杂阿含经》卷二五称鸡雀寺,(西晋)安法钦译《阿育王传》卷七云有“十六万八千僧”,同传卷一记载:阿育王建八万四千塔时,该寺上座耶舍以手障日,八万...[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鸡头摩寺位于中印度摩揭陀国波吒厘子城,为阿育王的国寺,(刘宋)求那跋陀罗译《杂阿含经》卷二五称鸡雀寺,(西晋)安法钦译《阿育王传》卷七云有“十六万八千僧”,同传卷一记载:阿育王建八万四千塔时,该寺上座耶舍以手障日,八万...[继续阅读]
西方净土信仰在古代印度的流传几无踪迹可寻,道宣两书所记一佛五十菩萨图故事均与北齐有关。北齐时,西方净土信仰颇盛,除文献记载外,更有邺城地区石窟中的净土图像为证。一佛五十菩萨图产生于佛教兴盛的北齐,也未尝不可能。...[继续阅读]
一佛五十菩萨图发源于北齐,而后向西、向南传播,其过程大致可以勾勒出。1.向西传播道场法师弟子明瞻(559—628)活动在京师一带,在当时极有影响,《续高僧传》卷二四“明瞻传”云明瞻在恒州应觉寺出家后,“师密异其度,乃致书与邺...[继续阅读]
如果将佛法比喻体育运动中的接力棒,祖师就是依序接力者。对祖师传承的记录就是一部“佛教家谱”,保存下来的佛教文献对祖师的记载虽多,但详略各异,祖师名不一。记载祖师的资料主要有:1.失译者名东晋译《舍利弗问经》列出孔...[继续阅读]
具有谱牒性质的祖师传承受到中国僧人的重视,略加考察。1.在南齐的流行根据《出三藏记集》卷一二《萨婆多部师资记目录序》记载,僧祐曾“搜访古今,撰《萨婆多记》。”但这部《萨婆多记》已经失传。同卷《长安齐公寺萨婆多部...[继续阅读]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三记载:“(西京西明寺)东廊东面第一间《传法者图赞》,褚遂良(596—658)书。”所画传法者或为祖师像,时代在初唐。同书又记:“千福寺……绕塔板上《传法二十四弟子》,卢楞伽、韩干画。里面吴生,画时...[继续阅读]
莫高窟隋代292、427窟均为中心塔柱窟,坐西向东,中心柱东向面、南壁前部、北壁前部各塑立佛一铺,组成三佛造像。塔柱南、西、北面下部画比丘立像,《敦煌莫高窟内容总录》称之为“供养比丘”“比丘”。本文首次提出,这些比丘不...[继续阅读]
据笔者统计,敦煌画中的行脚僧图现存至少有20幅,即:1.莫高窟壁画上有8幅,对称分布。第45窟前室门上残存2幅,绘于五代,此为笔者新发现。第306、308、363窟甬道两壁各有一幅,约绘于11世纪上半叶。2.法国伯希和劫去7幅。其中3幅在吉美...[继续阅读]
大部分行脚僧图中有一云中小佛,有的榜题保存完好,知这是宝胜如来。如:1.莫高窟第45窟前室为五代重修,西壁门上正中为毗沙门天王赴那吒会,两侧各残存一幅行脚僧图的部分画面。南侧一幅的榜题完整,为“南无宝胜如来伏虎游历救...[继续阅读]
无漏常念宝胜佛,又是僧人,似与敦煌画中的行脚僧有某种联系,但无漏事迹中均无与虎为伴的记载。那么这位行脚僧是谁呢?从背荷经卷、与虎同行等特征看,笔者认为与中国佛教史上李通玄的传说最为密切。李通玄事迹较早、较详细的...[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