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卍字相”有时也称“德字相”“德卍字印相”,“卍”是符号,“德”是含义。(东晋)佛陀跋陀罗译《观佛三昧海经》卷一记载:“自有众生乐观如来胸德万字印相三摩尼光相者。”卷九记载:“是诸世尊以胸德万字印光化度众生。”...[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卍字相”有时也称“德字相”“德卍字印相”,“卍”是符号,“德”是含义。(东晋)佛陀跋陀罗译《观佛三昧海经》卷一记载:“自有众生乐观如来胸德万字印相三摩尼光相者。”卷九记载:“是诸世尊以胸德万字印光化度众生。”...[继续阅读]
北魏251、254、259、260、263窟,西魏248、249、285、288、431、435窟,北周290、297窟,隋代278、280窟的一些佛胸前还有椭圆形的类似花盘的图像,我们称之为“宝花”。(图1—图8)宝花有圆形的,也有椭圆形的,多数佛像宝花上方有卍字符号,少数没...[继续阅读]
上文考知,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是佛的外貌特征,而“如来心相”属于身体内部器官,不在通常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之列,而是见于《观佛三昧海经》记载,莫高窟、文殊山、龙门石窟等石窟中的早期画塑中佛胸口的宝花表示《观佛三昧...[继续阅读]
鹿头梵志又名耆域,是一名医生,后皈依佛教,(刘宋)佛陀什共竺道生译《五分律》卷二○记载:“尔时世尊身小有患,语阿难言:‘我病,应服吐下药。’阿难白佛:‘当语耆域。’即往语之。耆域言:‘我不可以常药令如来服,当合转轮圣王...[继续阅读]
长期以来都认为执雀外道是婆薮仙,执雀是表示他主张可以在天祠杀生祭祀,事见鸠摩罗什译《大智度论》卷三:“婆薮仙人言:‘我知为天故,杀羊噉肉无罪。’……于是举身没地中。从是以来乃至今日,常用婆薮仙人王法,于天祀中杀羊...[继续阅读]
从北魏到初唐,在中国曾流行神王造像,特征就是兽头人身,位于造像的最底层,起着守护佛法的作用,一般是八神王,也有十神王。龙门、巩县、安阳、响堂山、天龙山、须弥山等石窟中均可见到神王像。6世纪初建造的龙门石窟宾阳中洞...[继续阅读]
初唐开始出现根据佛经绘制的密教图像(纯密图像,而早期如第285窟西壁密教题材,或称杂密图像),中国已知最早有具体年代的密教造像见于山西省长治县贞观十二年(638)《阿弥陀佛十二臂观音四面造像碑》。①武则天时期密教图像十分...[继续阅读]
毗那夜迦最大的特点是象头,但它的身份、形像有时存在着差异。1.护法还是外道:毗那夜迦身份问题毗那夜迦有多种身份。一是护法神,菩提流支译《大使咒法经》:“又说八毗那夜迦名字,一名曲鼻,二名一牙,三名象牙,四名黑头,五名担...[继续阅读]
1.四川石窟一佛五十菩萨图在四川石窟分布广泛,在旺苍、巴中、通江、丹稜、绵阳、大足、安岳、资中、梓潼、仁寿等地石窟都有分布,数量可观。1991年,李巳生先生发表《一佛五十菩萨和菩萨装佛》,提到四川石窟中有一佛五十菩萨...[继续阅读]
关于一佛五十菩萨图的文献资料有三条:一是道宣(596—667)《集神州三宝感通录》,二是道宣《续高僧传》卷一二“慧海(541—609)传”,三是四川梓潼卧龙山贞观八年(634)所刻《阿弥陀佛并五十二菩萨传》碑文。卧龙山刻文是当时流行的...[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