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哲学及经验模式

    要认识奥克肖特对哲学的看法,便不得不细读他出版的第一本书《经验及其模式》[1]、1959年发表的《诗在人类交谈中的心声》[2],以及1975年出版的《论人类行为》[3]。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奥克肖特在学界被认为是20世纪中最重要的政治......查看详细>>

标签:政治哲学史

第二节 “最远离我们所需要者,莫过于国君应是哲人”[1]

    对奥克肖特来说,政治活动在人类社群中的出现,是因为以下三种情况同时存在。首先,社群之中既有共同的风俗和行为规范,同时其成员又存在多元和不同的态度、感受、信念、情绪、活动。其次,社群内必须存在一个统治权威,负责看......查看详细>>

标签:政治哲学史

第三节 政治上的理性主义:奥克肖特与哈耶克[1]

    明白了奥克肖特关于经验模式的多元化、错置范畴的谬误以及理论和实践、创作和实用不可混淆的论说之后,便会明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奥克肖特提出他那著名的对政治上的理性主义(或唯理主义)的批判[2],背后是有非常深刻的理......查看详细>>

标签:政治哲学史

第四节 道德个体性

    在《代议制民主中的群众》[1]一文中,奥克肖特追溯了欧洲历史中自主的个人这种道德个体性的身份是如何逐步形成的。奥氏认为,在欧洲中古时代直到12世纪这段时间,欧洲人并非从道德个体性这个身份来理解人。要了解一个人,在当......查看详细>>

标签:政治哲学史

一、法治国

    法治国对奥克肖特来说,是一种独特而能够自我维持的人类共同体的模式,而维系这种共同体的关键,是那些非工具性的、公开通过一些特定权威的程序制定的规则,这种规则被称为法律。法律的性质是怎样的呢?法律和其他规则有何分别......查看详细>>

标签:政治哲学史

二、人胜天?

    奥克肖特在他1983年那篇《巴别塔》中,说要讲一个关于人类的愚昧和不虔诚的“正式故事”(aproperstory)。这个故事提及一群人为了疯狂地追求完美,集体在政治上打了终极的一仗,务使人间变成天国,但却悲壮地全军覆没。故事当然是用......查看详细>>

标签:政治哲学史

结语

    奥克肖特的政治思想是与很多知识上和文化上的终极关怀挂钩的。因此,他对当下的政治以及意识形态的反思和批判,不留神的读者很多时候不能马上直接从他的著作中看出来。但如果笔者在上文的诠释和论述不无道理的话,那么可知......查看详细>>

标签:政治哲学史

参考文献

    陈思贤.古典的理想:区克夏//周阳山,主编.当代政治心灵:当代政治思想家.台北:正中书局,1991.哈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夏道平,译,台北:远流出版社,1993.张楚勇.洞穴、巴别塔、人文交谈——从譬喻看奥克肖特的哲学和政治思想.政治......查看详细>>

标签:政治哲学史

一、宪法的概念

    建立一种宪法学说首先要界定宪法的概念。施米特概括了诸种宪法概念,并对他的宪法概念做了明确的界定。根据施米特的描述,“宪法”(Verfassung)一词在不同的语境中被不同的作者使用时有相当大的差异。当然,此处讨论的前提是,宪......查看详细>>

标签:政治哲学史

二、制宪权的观念

    宪法从何而来?其理据何在?谁有权制宪?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构成了施米特制宪权理论的主要内容。制宪权理论堪称施米特宪法学说中最为重要也是最具特色的内容,它与施米特在20世纪20年代对主权问题及政治概念的思考相互呼应。制宪......查看详细>>

标签:政治哲学史
科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