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体独木舟在中国尚属首例发现。其每一舟体用三段树木刳制,衔接处以舌形榫槽搭接,凿10余个方孔穿木榫固定。再以20根左右横木贯穿连接两只单体舟,还发现有另一型横木3根,残长2.7米,两头型制对称,有向下凸出部分正与左右两独木...[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双体独木舟在中国尚属首例发现。其每一舟体用三段树木刳制,衔接处以舌形榫槽搭接,凿10余个方孔穿木榫固定。再以20根左右横木贯穿连接两只单体舟,还发现有另一型横木3根,残长2.7米,两头型制对称,有向下凸出部分正与左右两独木...[继续阅读]
1982年9月,山东省文物考古所和荣成县文化馆在考察胶东地区原始文化的分布时,在该县泊于乡松郭家村的毛子沟发现一艘独木舟。该独木舟是在挖蓄水池时发现的。此处是一海相沉积小盆地,北临黄海,距现在的海岸线约2000米。独木舟...[继续阅读]
根据新石器时代生产力的发展规律,也根据有桨必有舟的认识,在看到河姆渡文化遗址距今7000年的雕花木桨之后,在拙著《中国造船史》(2000年)中笔者曾推论:“独木舟在长江中下游和滨海地区形成于8000年前或更早,也概可定论”②。该...[继续阅读]
笔者以为,在跨湖桥、在中国,独木舟是用石锛制造的,原因有三:(1)在跨湖桥遗址出土的石器中以石锛为最多;(2)在刳制独木舟时与石斧相比石锛更为有效;(3)晚于跨湖桥遗址1000年的河姆渡遗址出现有段石锛,更适于制造独木舟,影响所及...[继续阅读]
浙江萧山跨湖桥遗址出土的独木舟,不仅在中国、在亚洲是最为古老的,在全世界范围来说也是罕见的。笔者仅知的一例是在荷兰发现的公元前6300年的独木舟①。按制造年代而论,浙江跨湖桥独木舟与荷兰独木舟大体上是相当的。据《...[继续阅读]
前已述及,在跨湖桥遗址发现有相当数量的石锛。在刳制独木舟时,石锛较石斧更为有效。晚于跨湖桥1000年的河姆渡出现有段石锛,更适于制造独木舟,影响所及不仅在我国东南沿海,对太平洋广大地区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不过,跨湖桥...[继续阅读]
为增加载重量和改善稳定性,独木舟有三种可能的发展方向和演变途径。①第一种,以两只或多只单体独木舟并排连接,舟体宽度成倍增加,既增加了载重量,又能显著地改善稳定性。第二种,以火烤、日晒等加热的办法并加以横向支撑以...[继续阅读]
在我国的考古发现中获得了独木舟向木板船演变中的实例。1.江苏武进古船1975年,在江苏武进万绥镇蒋家巷通往长江的古河道上,发现一艘古船。①其结构形式奇特,包括船底、一侧船舷、木榫和木梢。②底部板由三段木材组成,搭接处...[继续阅读]
由于目前已发现的从独木舟向木板船过渡形态的古船实例尚不多,当然也不能依据这两个实例就断定木板船出现在汉代或隋代。不过,制造木板船的首要和必备条件,是必须有木板。按前已述及的摩尔根的学术见解:是石器的出现和应用...[继续阅读]
在中国出现木板船的有力见证,还是甲骨文中所见到的“舟”字和带有舟字偏旁的一些字,从而推论木板船最晚也应是殷商时代的产物。①其时限相当于公元前16世纪到公元前11世纪之间,距今3500年到3000年之间。公元前16世纪,商汤灭夏...[继续阅读]